从镇卫生院回到家,张桂香单方面宣布,也就是说她自己就做主了,拒绝参考意见。
“咱们家应该盖房子了,这回要盖大瓦房!最少要盖五间!”
所有的人都呆愣住了,这个消息来的太突然了。大家伙一点思想准备都没有啊。
张桂香她自己也没有思想准备,但是她就要盖!谁反对也不行。
赵长盛不反对,“那咱们就申请一块宅基地吧。”
赵振有和孙杰震惊,咱们家这么有钱嘛!五间大瓦房得好几百块钱啊!
赵振有发言:“妈,咱们家有那么多钱吗?是不是得拉饥荒啊?”
张桂香蔑视他,这个大儿子平时这是除了吃,别的一点都没往心里去啊!
“要是拉饥荒,我就把手表和自行车都给卖了。”
赵振有一瞬间仿佛醍醐灌顶、人间顿悟,对呀!爸妈和小柱子都有手表,再加上卖自行车的钱,盖房子可能还会剩下点呢!
赵振有眉开眼笑的:“妈,盖瓦房好,我有劲,我多出力!”
哈哈,盖了五间大瓦房,我可就不走了!
天天好吃好喝,还什么都不用管,就下地干点活呗,多好。
还是老话说的好啊,只要你躺得住,你肯定就会躺得平。
赵振德没有意见,瓦房谁不喜欢啊?家里有钱就盖呗!盖十间才好呢。
赵振东更没有意见了,盖房子这个事儿,要是赵振东提出来的,大家伙就会想三想四的,盖房子的钱是谁的?盖好的房子是谁的?我住在这里是不是住在兄弟家?是不是属于寄人篱下?很麻烦的。
张桂香自己提出来要盖房子,那就没有什么问题了,住在自己的妈家,能有什么问题?谁不是自己的妈给养大的?大不了以后再被撵走呗,多大点事儿。
至于说盖房子的钱是哪来的,是张桂香她爹给的呗,整个东风镇谁敢说张桂香她爹没有钱?
粮站的供应粮,大米一毛六分钱一斤,苞米面子八分钱一斤。供应的猪肉五毛二分钱一斤,猪板油四毛钱一斤。
供销社卖的菜更是稀烂**,萝卜、南瓜二分钱一斤,黄瓜、芹菜三分钱一斤。
老两口一个月三十块钱,那真是花不完,根本就花不完。一年攒个百八十的,那都不是事儿。
他们老两口要是说自己没有钱,那是没有人会相信的。
所有的家庭成员,没有人提出反对意见,盖房子的事情全票通过。
“咱们家盖房子,就在原地起房子,右边的空地也是咱们家的宅基地。
先在那边盖三间瓦房,等盖好了,能住人了,咱们搬过去。
然后再盖这边的,都盖好了,咱们再重新分配一下。”
“右边的空地也是咱们家的宅基地?我怎么不知道?”
赵长盛表示他不知道。
这有情可原,因为他们家现在住的房子的宅基地,原来也不是他的,是赵振东他姥爷家的,建国后才转到了他的名下。
赵长盛和张桂香是解放前结的婚,张桂香作为家里的独生女,家里的生活比较富裕,她爹娘给她攒了不少底垫。
赵长盛作为一个不太富裕的大家庭里面的第三儿子,当时穷的不能说是鸡毛没有,但是也只是剩下那两个玩意儿,在走路的时候左右晃荡摇铃铛了。
穷小子怎么娶的富裕人家的独生女,那是历史遗留问题,不予深究,毕竟谁穷的那样也不会好意思讲给儿子听。
总之,张桂香家要盖房子了。
这个年代没有建筑队,也没有雇人干活的习惯,你花钱雇人,人家也不会来,第一政策不允许,第二丢不起那个人。
谁家盖房子都是请亲戚朋友来帮忙,中午、晚上管两顿饭就可以了。
夏季的时候,地里的活不太多,挣得工分也少,大家可以适当的请个假来帮帮忙。
这个时候,张桂香的那些住在附近生产队的表哥、表侄子就派上用场了。
赵振德骑着自行车,美滋滋的走东家、串西户的去通知各路人马,某日某时汇聚于某地,共襄义举!
首先到达老刘大舅家,之所以说是老刘大舅,是因为他们家还有老王大舅和老李大舅,以及老吴大舅和老牛大舅。
“大舅,俺们家要盖房子了,我妈让我来我找你去帮忙。”
“小德子,你们家怎么突然之间就想盖房子了呢?过年的时候也没听你姥爷说啊?是给大有子盖房子吧?”
“不是,是给我们家盖房子,要是给我大哥盖房子也不用请那么多人了。”
“那行!后天早上我就领你慧安大哥他们几个过去。”
赵振德告辞:“大舅,我走了,我还得去告诉我二舅一声。”
“怎么找那么多人?你妈要盖多大的房子?”
赵振德咧嘴乐,“我妈说最少要盖五间大瓦房!”
老刘大舅惊讶了:“嚯!你妈这回是下狠心了啊!要我说你们家头几年就应该盖一个大瓦房,说不定你哥还能娶一个好点的媳妇儿。”
“大舅,你这话可别让我妈听见,我妈现在可得意我大嫂了。”
老刘大舅不置可否,长那么大点儿有什么得意的。
“去吧,去忙你的去吧,回去告诉你妈,我后天早上准时到。”
赵振德骑着自行车又挨个去通知了各个大舅以及二舅、三舅及其它舅。
“妈,我回来了,我那几个大舅都说后天早上肯定到。”
“那咱们家也得准备起来了。”
盖房子不是三天两天的事情,不计划周到了,耽误活不说,还得多管人家好几顿饭。虽然都是亲戚,但是那么老多大肚汉呢,一顿可不少吃!
“赵长盛,过来,柱子,过来!咱们三个人做一个计划。”
赵长盛拿着纸笔过来了,他负责做记录。
赵长盛的字写得相当漂亮,这得益于他们家好过的时候,他念的那三年书,那时候的孩子学习特别认真,基本功相当扎实。
赵山杏的字写的漂亮就是因为继承了他爸的光荣传统。
赵山花和赵振有、赵振德,写字也很好。
赵振东不行,他聪明归聪明,但是毅力不咋的。也没有人严格要求他,说白了就是惯的。
当然那是那个时候,赵振东现在的字写的可是非常漂亮的,但是他不敢露出来。
“咱们家应该盖房子了,这回要盖大瓦房!最少要盖五间!”
所有的人都呆愣住了,这个消息来的太突然了。大家伙一点思想准备都没有啊。
张桂香她自己也没有思想准备,但是她就要盖!谁反对也不行。
赵长盛不反对,“那咱们就申请一块宅基地吧。”
赵振有和孙杰震惊,咱们家这么有钱嘛!五间大瓦房得好几百块钱啊!
赵振有发言:“妈,咱们家有那么多钱吗?是不是得拉饥荒啊?”
张桂香蔑视他,这个大儿子平时这是除了吃,别的一点都没往心里去啊!
“要是拉饥荒,我就把手表和自行车都给卖了。”
赵振有一瞬间仿佛醍醐灌顶、人间顿悟,对呀!爸妈和小柱子都有手表,再加上卖自行车的钱,盖房子可能还会剩下点呢!
赵振有眉开眼笑的:“妈,盖瓦房好,我有劲,我多出力!”
哈哈,盖了五间大瓦房,我可就不走了!
天天好吃好喝,还什么都不用管,就下地干点活呗,多好。
还是老话说的好啊,只要你躺得住,你肯定就会躺得平。
赵振德没有意见,瓦房谁不喜欢啊?家里有钱就盖呗!盖十间才好呢。
赵振东更没有意见了,盖房子这个事儿,要是赵振东提出来的,大家伙就会想三想四的,盖房子的钱是谁的?盖好的房子是谁的?我住在这里是不是住在兄弟家?是不是属于寄人篱下?很麻烦的。
张桂香自己提出来要盖房子,那就没有什么问题了,住在自己的妈家,能有什么问题?谁不是自己的妈给养大的?大不了以后再被撵走呗,多大点事儿。
至于说盖房子的钱是哪来的,是张桂香她爹给的呗,整个东风镇谁敢说张桂香她爹没有钱?
粮站的供应粮,大米一毛六分钱一斤,苞米面子八分钱一斤。供应的猪肉五毛二分钱一斤,猪板油四毛钱一斤。
供销社卖的菜更是稀烂**,萝卜、南瓜二分钱一斤,黄瓜、芹菜三分钱一斤。
老两口一个月三十块钱,那真是花不完,根本就花不完。一年攒个百八十的,那都不是事儿。
他们老两口要是说自己没有钱,那是没有人会相信的。
所有的家庭成员,没有人提出反对意见,盖房子的事情全票通过。
“咱们家盖房子,就在原地起房子,右边的空地也是咱们家的宅基地。
先在那边盖三间瓦房,等盖好了,能住人了,咱们搬过去。
然后再盖这边的,都盖好了,咱们再重新分配一下。”
“右边的空地也是咱们家的宅基地?我怎么不知道?”
赵长盛表示他不知道。
这有情可原,因为他们家现在住的房子的宅基地,原来也不是他的,是赵振东他姥爷家的,建国后才转到了他的名下。
赵长盛和张桂香是解放前结的婚,张桂香作为家里的独生女,家里的生活比较富裕,她爹娘给她攒了不少底垫。
赵长盛作为一个不太富裕的大家庭里面的第三儿子,当时穷的不能说是鸡毛没有,但是也只是剩下那两个玩意儿,在走路的时候左右晃荡摇铃铛了。
穷小子怎么娶的富裕人家的独生女,那是历史遗留问题,不予深究,毕竟谁穷的那样也不会好意思讲给儿子听。
总之,张桂香家要盖房子了。
这个年代没有建筑队,也没有雇人干活的习惯,你花钱雇人,人家也不会来,第一政策不允许,第二丢不起那个人。
谁家盖房子都是请亲戚朋友来帮忙,中午、晚上管两顿饭就可以了。
夏季的时候,地里的活不太多,挣得工分也少,大家可以适当的请个假来帮帮忙。
这个时候,张桂香的那些住在附近生产队的表哥、表侄子就派上用场了。
赵振德骑着自行车,美滋滋的走东家、串西户的去通知各路人马,某日某时汇聚于某地,共襄义举!
首先到达老刘大舅家,之所以说是老刘大舅,是因为他们家还有老王大舅和老李大舅,以及老吴大舅和老牛大舅。
“大舅,俺们家要盖房子了,我妈让我来我找你去帮忙。”
“小德子,你们家怎么突然之间就想盖房子了呢?过年的时候也没听你姥爷说啊?是给大有子盖房子吧?”
“不是,是给我们家盖房子,要是给我大哥盖房子也不用请那么多人了。”
“那行!后天早上我就领你慧安大哥他们几个过去。”
赵振德告辞:“大舅,我走了,我还得去告诉我二舅一声。”
“怎么找那么多人?你妈要盖多大的房子?”
赵振德咧嘴乐,“我妈说最少要盖五间大瓦房!”
老刘大舅惊讶了:“嚯!你妈这回是下狠心了啊!要我说你们家头几年就应该盖一个大瓦房,说不定你哥还能娶一个好点的媳妇儿。”
“大舅,你这话可别让我妈听见,我妈现在可得意我大嫂了。”
老刘大舅不置可否,长那么大点儿有什么得意的。
“去吧,去忙你的去吧,回去告诉你妈,我后天早上准时到。”
赵振德骑着自行车又挨个去通知了各个大舅以及二舅、三舅及其它舅。
“妈,我回来了,我那几个大舅都说后天早上肯定到。”
“那咱们家也得准备起来了。”
盖房子不是三天两天的事情,不计划周到了,耽误活不说,还得多管人家好几顿饭。虽然都是亲戚,但是那么老多大肚汉呢,一顿可不少吃!
“赵长盛,过来,柱子,过来!咱们三个人做一个计划。”
赵长盛拿着纸笔过来了,他负责做记录。
赵长盛的字写得相当漂亮,这得益于他们家好过的时候,他念的那三年书,那时候的孩子学习特别认真,基本功相当扎实。
赵山杏的字写的漂亮就是因为继承了他爸的光荣传统。
赵山花和赵振有、赵振德,写字也很好。
赵振东不行,他聪明归聪明,但是毅力不咋的。也没有人严格要求他,说白了就是惯的。
当然那是那个时候,赵振东现在的字写的可是非常漂亮的,但是他不敢露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