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好了药方过后,方言啥条件都没提,直接就交给了魏庚。
“按照上面的方子开始治疗,大概一周左右时间第一阶段的症状就会好转,那时候就可以进入二阶段的治疗了。”方言对着魏庚说道。
“好好!”魏庚连连点头。
现在他这会儿对方言那真是感激极了。
自己的师父都没有做到过这种程度。
这简直就是义父啊!
“方大夫,您真是……真是品德高尚啊!”魏庚实在是不知道,应该怎么样用合适的语言,对方言表达感激之情。
也只好说了这么一句话出来,方言笑着好像说道:
“魏同志不用客气,我也经常和部队上打交道,都是自己人嘛。”
魏庚稍微一怔,然后点点头说道:
“对对,听说方言同志,您还被总后勤部授予了建军五十周年纪念章,这说是自己人也没毛病。”
听到这话的其他人都一愣,没想到方言居然还被授予了‘建军五十周年的纪念章’,他们好多人都不知道这事儿。
“什么时候的事儿?你怎么知道的?”老兵对着魏庚问道。
魏庚说道:
“就是前段时间,我也是听到领导说的,是总后勤部为了感谢他提供的道医推拿术,还有针灸截脉止血技术,特意颁发的。”
“属于是特殊贡献的医学科研人员,符合颁发纪念章的表现考量。”
这时候老兵惊讶的看向方言:
“哎哟,方言同志,失敬!”
方言摆摆手:
“嗐,都别客气了,赶紧去做治疗吧!”
众人连忙点点头,也不耽搁了,直接就带着患者就出去了。
临走的时候,魏庚还对方言表示,后面有什么需要帮助的,他肯定义不容辞,还给方言留了个地址和电话。
方言当然也没客气就直接收了下来。
等到他们走了之后,一旁的老范对着方言问道:
“这是故意卖个人情给人家?”
方言回应道:
“也不是故意卖人情,主要是这个患者在他们那边治疗的话更好一些。”
“怎么说?”老范好奇。
方言回到座位上坐下后,开始补充自己这里的医案,同时有些神秘的说道:
“可以给他们留下一个典型医案。”
“嗯?”老范一怔,没想到是这么个答案。
方言对着他笑了笑:
“你自己琢磨。”
然后他就开始埋头写起医案来了。
过了一会儿,老范脑瓜子才转过弯来,接着他倒吸一口凉气:
“嘶……”
然后他说道:
“方言,我发现你还真是从来不吃亏啊!”
“看似给了人家好处,但是自己这边也同样得到了好处,而且还不用担心治不好,坏了自己的名声。”
方言说道:
“我可没你想的那么复杂。”
“不过,就当你在夸奖我了。”
老范凑了过来,说道:
“当然是在夸你了。”
“你看看你,人情也卖了,风险也转嫁了,但最终影响力,还是在你身上。”
“如果没治好,那患者就是那个西医手下治疗的,你只是一个会诊帮忙的医生,人家也不会把问题算到你身上。”
“如果治好了,谁都知道那个军医是西医,这个方子是他找你开的,虽然这个患者算到他名下,但是大家都知道这病人,其实是你帮忙下才治疗好的。”
“而且他们当兵的人,很容易出现这种类似的病情,到时候有这个经典医案做榜样,那你在部队里的名声也就上去了。”
“好家伙,这是一石三鸟啊!”
方言摇摇头,老范这家伙,把自己想的也太坏了。
这时候老范对着他问道:
“治愈那个军人,你的方子有多大把握?”
“九成吧。”方言回应道。
老范惊讶:
“这么高?”
之前的时候方言可是说过这个病例是他见过最严重的病例结果,他现在说居然有九成的治愈把握。
“我对自己有信心。”方言回了一句。
“……”老范突然感觉这一切都在方言的安排下。
一切都在他的算计之中。
方言对着老范说道:
“行了,赶紧叫下一个进来吧,别磨磨唧唧了,看完病我还得回去给我二姐做午饭呢!”
老范听到这句话连忙答应下来:
“哦……好。”
接着他把下一个人喊了进来。
这次进来的是一个小伙子,刚一进门他就对着方言喊了一声:
“方哥!”
方言抬起头看了过去,发现居然是市局的小张,张志超。
之前被秦农安排,给自己当贴身保镖和司机。
当时自己还教过他识人呢。
“哟,小张?!”
“你这是怎么了?”
方言对着他上下打量。
小张对着门外招招手,然后说道:
“不是我,是我对象的爸爸,他生病了。”
“哦,你老丈人。”方言恍然大悟。
结果小张摆摆手,有些不好意思的说:
“没有没有,还没结婚呢,现在我叫叔。”
说着一个绑着麻花辫的姑娘和一个看起来微微发胖低着头,有些佝偻的老头走了进来。
小张对着他们介绍道:
“孙叔,小莲,这我教官,方哥,我说过的和他可熟了。”
“方哥好!”小莲很有礼貌的对着方言打了个招呼。
方言点点头,这姑娘一看就是附近农村的,笑起来脸上红扑扑的,和小张这小子倒是有几分夫妻相。
小张对着方言说道:
“方哥,这就是我对象孙小莲和她爸。”
方言对着他们招呼道:
“你们好!”
说罢他对着小张说道:
“小张,快带着孙叔过来坐。”
小张带着两人过来坐下,老孙头这时候抬起头,对着方言“唔……唔。”的发出两声怪叫,像是在和他打招呼。
方言这才发现他脸上有些不对劲。
“孙叔这是咋了?”他问道。
这时候小张对着他对象孙小莲使了个眼神,后者立马接过话茬:
“方哥,是这样的,就是过年的时候,我爸有天晚上吃过晚饭后,就突然感到舌头发硬,然后说话吐字不清楚,第二天的时候,他自己说,走路的时候走不稳,左手拿东西的时候又拿不紧,拿起来自己不知不觉就掉到了地上。”
“第三天,他嘴里就开始流口水,舌头向左偏,于是小张就带着我们找了附近的一家医院做了诊断,当时诊断说是叫……叫什么来着?”
孙小莲看向小张。
小张说道:
“闭塞性脑血管病!”
孙小莲点点头:
“哦,对对,就是这个闭塞性脑血管病,用血管舒缓素,烟酸,针灸做了治疗,略微有好转,但是小张说他认识你,于是打算联系协和这边,说找您帮忙看一看。”
方言点了点头,然后对着他们说道:
“以后有事儿,直接让小张打个电话,只要我有时间,你们直接来就行了,不用找人预约。”
孙小莲说道:
“那不行,那不是坏了方哥您的规矩嘛。”
小张也说道:
“方哥,我就是想看看,孙叔这病,到底能不能快点好?治疗了这么久的时间,他这脸我就感觉越来越歪了。”
方言点点头:
“嗯,行,我先看看。”
方言上前观察发现患者身体略微发胖,右侧的眼睛睁开程度比左侧小,右侧鼻翼到嘴角的纹路变浅也就是鼻唇沟变浅,此外,嘴巴向左侧微微歪斜。
接着方言对着患者说道:
“孙叔你现在张开嘴,把舌头伸出来我看一下。”
“唔。”孙叔点点头然后张开嘴,将舌头伸了出来。
方言发现他伸出舌头的时候,舌头往左边,舌苔在靠近舌根的部分,要比其他地方稍微厚一些。
接着方言又伸出手,对着患者说道:
“用左右两只手捏我的胳膊,用力捏。”
患者有些茫然。
方言对着他说道:
“不用担心,你用力捏,不要害怕捏坏了。”
患者这才点点头,伸手抓住了方言的胳膊,然后使劲捏了下去,那双长满老茧的手捏在方言的胳膊上,结果发现方言的胳膊硬的像是铁棍似的。
看起来文文弱弱的大夫,手上全是紧绷的肌肉。
像是稍微一发力,就能把他整个手臂震开似的。
“再用力,用尽全力别留力气。”方言继续对着患者催促道。
这下患者使劲再使劲,口水都连成线流了出来,然后终于没力气了。
方言点点头,然后说道:
“左手在用力的时候,握力比右手差了很多,并且在中途的时候有松开的迹象。”
一个人在用尽全力的时候,如果是正常状态的话,他的手不会出现突然松开又突然用力的情况。
这也证实了之前孙小莲说的状况。
接着方言对着患者说道:
“孙叔,我给你把一把脉。”
后者听到后,听话的将自己的左手放到了诊台上。
接着方言搭在了他的寸关尺上。
摸完了左手又摸右手。
摸出来的脉象是脉弦紧。
接着方言对着孙小莲和小张问道:
“孙叔他是不是原本就有什么慢性病?”
“有吗?”小张对着孙小莲问道。
“有的。”孙小莲回应到。
接着她说道:
“他在之前的时候就在医院里检查过,说他有高血压,动脉硬化。”
“平常的时候也会经常出现头晕耳鸣失眠,身体某个地方麻木的情况。”
“而且口黏痰多胸闷,时不时还说莫名其妙身上会痛一下,就像是有人拿着针刺了他一下。”
“之前还有一次他说胸口隐隐发痛,那段时间有半个月他都说话结结巴。”
说完过后,小张对着方言问道:
“方哥,孙叔这次是什么问题啊?”
“中风。”方言回应道。
“啊?”小张惊讶了。
方言看着小张一脸惊讶对着他说:
“你不用这么惊讶,之前医院已经检查出来了呀。”
“不是说闭塞性脑血管病吗?”小张说。
方言对着他解释道:
“闭塞性脑血管病在中医里归属于“中风”“卒中”“偏枯”等范畴,只是叫法不一样而已,你可以这么理解。”
小张这才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敢情是自己闹了个乌龙。
他有些不好意思的挠挠头,然后对着方言问道:
“那咋办?这好治吗?”
方言说道:
“他这个情况的话还行吧,不算太严重。,我去年得的第一个卫生部的奖,就是治疗这个的。”
“只不过还需要在方子上做一些改变。”
是的,方言打算用黄芪虫藤饮加减化裁来做治疗的手段。
孙叔这个属于风痰瘀阻,兼肝肾阴虚,结合其高血压、动脉硬化病史及脉弦紧、舌左偏等表现,属本虚标实证。
治疗需益气活血通络、化痰熄风,兼顾滋补肝肾。
黄芪虫藤饮以益气通络见长,适用于气虚血瘀型中风,但患者兼有痰湿、肝风,需加减化裁。
很快方言就拿起笔在桌上刷刷刷的写起了方子。
写的处方是黄芪虫藤饮加减方:
黄芪30g(补气行血,推动药力)
全蝎6g(研末冲服)(搜风通络,破瘀止痉)
地龙12g(清热平肝,通络降压)
鸡血藤30g(养血活血,舒筋活络)
天麻15g(平肝熄风,止眩晕)
钩藤12g(后下)(清肝热,熄风止痉)
法半夏9g(燥湿化痰,止流涎)
石菖蒲12g(开窍豁痰,改善语言)
丹参15g(活血化瘀,通脑络)
怀牛膝18g(引血下行,补肝肾)
炙甘草6g(调和诸药,缓虫药毒性)
煎服法:
全蝎研末分2次冲服,余药水煎,每日1剂,分3次温服;
钩藤后下(煎煮最后5分钟加入)。
写完过后,方言又对着他们问道:
“我建议最好是住院一段时间,配合针灸和推拿康复治疗,不知道你们有没有问题?”
说完看一下小张。
后者顿时心领神会忙说:
“没问题,没问题,医疗费这块我来付。”
听到这话孙小莲看向小张,眼里满是感激。
方言知道这一刻过后,小张和她的婚事应该是稳了。
这年头大多数姑娘都还比较好。
被这种事儿一感动,那就想嫁人了。
结婚这种事情嘛,就是要冲动一点才能够办成的。
既然对方要住院,那么方言又继续写起了他的后续治疗方案:
针灸方案:
面部:地仓(右)、颊车(右)、阳白(右)——轻刺激,留针20分钟;
肢体:曲池(左)、合谷(左)、足三里(左)、太冲(双)——平补平泻;
开窍:廉泉、金津、玉液(点刺出血)。
还有推拿康复:
面部:每日按揉患侧肌肉(从下颌至额角)10分钟;
左手:握力训练,每次10分钟,每日3次。
方言想了想,接着又另外开了一页,在上面写了个饮食调理:
宜:**(活血)、芹菜(降压)、山药粥(健脾);
忌:肥甘厚味、辛辣酒类(助痰生风)。
写完过后直接把这张纸交给了小张。
小张看到后,连连点头对着方言说道:
“好的方哥,我一定按照这个上面的要求,给孙叔准备吃的。”
方言笑着点了点头。
这下应该是父女都搞定了。
接下来就是让他们去**入院,然后准备喝药接受治疗了。
小张离开之前还对着方言投入来了一个感激的眼神。
方言心领神会,对着他比了个加油的手势。
然后老范发现,针灸推拿是自己的活,他又多了一个需要照顾的病人。
只有老范受伤的世界达成了。
……
老范去做针灸后,方言诊室里就没有其他助手了。
方言又在外边叫了一个护士进来。
让做护士在一旁随时准备待命。
小护士突然接到了这样的委任,顿时喜笑颜开,这可是好不容易才有的机会。
大家都知道,跟着方主任的时间越久好处就越多。
今天没好处,说不定下次去其他地方被叫上了,就能得到好处。
“方主任,我叫李雪娇,你叫我小李就行了。”小护士一脸亢奋对着方言做了自我介绍。
方言写完议案将钢笔盖上,然后看了一眼手上的时间点点头对着小护士说道:
“好,小李,帮我叫下一个人进来。”
小护士立马就跑了出去,将下一个患者叫了进来。
这次进来的是一个三十出头的女性。
陪同她来的,应该是家里的父母。
见到这个患者的第一面,看到了这个时代比较少有的体型。
患者的脸胖得像一轮满月,肚子鼓鼓的,四肢身体都很丰腴壮实。
只不过看起来呼吸有些急促。并且脸色呈现出一种晦暗凝滞的状态。
方言请她坐下。
她也没客气,来到方言面前坐下后,长长的出了一口气,好像刚才的行动已经让她费了不少的力气。
“请问是哪里不舒服?”方言对着她询问道。
这姑娘对着方言说道:
“方大夫,您看看我这体型就知道我是什么问题了。”
方言有些哭笑不得,难道是过来找自己减肥的?
姑娘继续说道:
“事情是这样的,我在最近半年时间出现了一个症状,就是很想吃东西。”
“吃东西很多,排便次数也很多,每天要吃饭十多次,甚至嘴巴几乎不停,一直都在吃东西,如果不吃东西就会心慌意乱、六神无主,每天的饭量达到三斤半左右。”
“一顿吃一斤?”站在方言背后的小李,忍不住惊讶出声。
对方有些羡慕的看着小护士的身材,然后也没生气,点点头说道:
“嗐,一斤都是往少了说,有的时候还不止呢。”
听到这话小李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只好说道:
“那……那确实吃的稍微有点多。”
那姑娘点点头说道:
“没办法,控制不住呀。”
“而且吃完东西后就会立刻感觉肚子里面隐隐作痛,并且有强烈的便意,每天要去厕所十多次。每次排便的量并不多,更奇怪的是最近这段时间,每次排便之后就会晕倒,过一会儿自己才会苏醒过来,所以去厕所的时候必须要有人在旁边搀扶帮助。”
“现在体力就更是不行了,常常感到心慌,而且还睡眠不好,**憋闷,腹部胀得难受。”
“因为这个体重一直加剧,现在呼吸气短,右侧胁肋部位疼痛,头部和眼睛有眩晕的感觉,身体乏力到没有太多力气下床活动,睡觉的时候就算是睡着了,也会被自己打鼾憋醒。”
“你就看我刚才走了几步路,已经感觉自己快虚脱了。”
说完她父母对着方言询问道:
“方大夫,这毛病到底有办法治没?”
“我们家闺女现在的情况实在太吓人了,再这么下去,恐怕要出大问题,也不知道您见多识广,有没有见过这种情况?”
方言点了点头,说道:
“这个情况现在这个年代确实比较少见,不过也不是没有过,要治疗的话有办法,不过还得辩证清楚是怎么回事儿才知道。”
说完他对着患者说道:
“你张开嘴,我看一下舌头。”
“啊!”患者听话的张开嘴。
方言看到,她舌头舌苔中黄而燥。
接着方言又对着患者说道:
“再把手放过来,我把一下脉。”
接着患者把左手放上来,方言摸出沉涩脉。
然后又让她把右手拿上来,接着摸出了缓滑脉。
方言对她问道:
“你是不是还有手臂麻木,口干舌燥,身上出现浮肿的状况?”
听到方言的话,患者惊讶的问道:
“诶,方大夫你怎么知道?”
方言对着她说道:
“因为有其他人也出现过类似的状况。”
听到这话后,患者有些惊讶和好奇的问道:
“呀,是嘛,居然还有和我这种症状一样的人,那这个人治好没有?”
方言点了点头说道:
“当然已经治好了,并且已把症状和治疗方案全写在医书上面了。”
他心里又补了一句,‘只不过这个病人不是这个时代的,而是40多年后的。’
是的,方言说的这个医案并不是古籍或者其他书上的。
而是在上辈子,在同事那里看到过的一个医案。
随着网络时代开启后,人们的生活物质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但是精神上和身体上却出现了问题。
一些人因为工作压力实在太大,只能靠吃东西来缓解压力,因此出现了类似的暴食症状。
所以当方言看到这个患者的时候,就想起了那个医案,情况简直是一模一样。
方言看过那个一案,现在想起来还记忆犹新。
他记得自己的同事非常简单粗暴,直接开了三一承气汤。
也就是:生大黄9克,姜川朴4.5克,炒枳实4.5克,元明粉3克(冲),生甘草6克。
当时患者只服用了四剂,每天大便至少7~10次。
然后回来后,又给患者开了四剂量,随后患者大便逐渐减为三次。
并且大便都是软便,里面夹有浓污状胶质。
患者的食量次数也开始减少,只不过出现了排便迟滞,要半个小时才能排得出来。
据说患者在吃了10天的药过后,大便排下一个块状物,长达一尺左右,颜色黑褐如酱,不过患者没有查明到底是什么东西,直接把那个东西冲走了。
在那之后,患者就觉得肚子里轻松多了。
只不过多食的这个症状,并没有彻底消除,甚至因为压力又上来了,想吃东西来缓解焦虑的那种欲望,还有一种越演越烈的趋势。
后来那个患者又被另外一个同事接手做了后续治疗,然后才好。
所以那个医案对方言来说,并不是一个可以完全借鉴的成功案例。
他现在需要用一个更加稳妥的办法,来治疗眼前这个症状一样的患者。
PS:6000字基本章更新完毕,老凤外地开会,晚上才能码字。
今天冇了,明天请早。
“按照上面的方子开始治疗,大概一周左右时间第一阶段的症状就会好转,那时候就可以进入二阶段的治疗了。”方言对着魏庚说道。
“好好!”魏庚连连点头。
现在他这会儿对方言那真是感激极了。
自己的师父都没有做到过这种程度。
这简直就是义父啊!
“方大夫,您真是……真是品德高尚啊!”魏庚实在是不知道,应该怎么样用合适的语言,对方言表达感激之情。
也只好说了这么一句话出来,方言笑着好像说道:
“魏同志不用客气,我也经常和部队上打交道,都是自己人嘛。”
魏庚稍微一怔,然后点点头说道:
“对对,听说方言同志,您还被总后勤部授予了建军五十周年纪念章,这说是自己人也没毛病。”
听到这话的其他人都一愣,没想到方言居然还被授予了‘建军五十周年的纪念章’,他们好多人都不知道这事儿。
“什么时候的事儿?你怎么知道的?”老兵对着魏庚问道。
魏庚说道:
“就是前段时间,我也是听到领导说的,是总后勤部为了感谢他提供的道医推拿术,还有针灸截脉止血技术,特意颁发的。”
“属于是特殊贡献的医学科研人员,符合颁发纪念章的表现考量。”
这时候老兵惊讶的看向方言:
“哎哟,方言同志,失敬!”
方言摆摆手:
“嗐,都别客气了,赶紧去做治疗吧!”
众人连忙点点头,也不耽搁了,直接就带着患者就出去了。
临走的时候,魏庚还对方言表示,后面有什么需要帮助的,他肯定义不容辞,还给方言留了个地址和电话。
方言当然也没客气就直接收了下来。
等到他们走了之后,一旁的老范对着方言问道:
“这是故意卖个人情给人家?”
方言回应道:
“也不是故意卖人情,主要是这个患者在他们那边治疗的话更好一些。”
“怎么说?”老范好奇。
方言回到座位上坐下后,开始补充自己这里的医案,同时有些神秘的说道:
“可以给他们留下一个典型医案。”
“嗯?”老范一怔,没想到是这么个答案。
方言对着他笑了笑:
“你自己琢磨。”
然后他就开始埋头写起医案来了。
过了一会儿,老范脑瓜子才转过弯来,接着他倒吸一口凉气:
“嘶……”
然后他说道:
“方言,我发现你还真是从来不吃亏啊!”
“看似给了人家好处,但是自己这边也同样得到了好处,而且还不用担心治不好,坏了自己的名声。”
方言说道:
“我可没你想的那么复杂。”
“不过,就当你在夸奖我了。”
老范凑了过来,说道:
“当然是在夸你了。”
“你看看你,人情也卖了,风险也转嫁了,但最终影响力,还是在你身上。”
“如果没治好,那患者就是那个西医手下治疗的,你只是一个会诊帮忙的医生,人家也不会把问题算到你身上。”
“如果治好了,谁都知道那个军医是西医,这个方子是他找你开的,虽然这个患者算到他名下,但是大家都知道这病人,其实是你帮忙下才治疗好的。”
“而且他们当兵的人,很容易出现这种类似的病情,到时候有这个经典医案做榜样,那你在部队里的名声也就上去了。”
“好家伙,这是一石三鸟啊!”
方言摇摇头,老范这家伙,把自己想的也太坏了。
这时候老范对着他问道:
“治愈那个军人,你的方子有多大把握?”
“九成吧。”方言回应道。
老范惊讶:
“这么高?”
之前的时候方言可是说过这个病例是他见过最严重的病例结果,他现在说居然有九成的治愈把握。
“我对自己有信心。”方言回了一句。
“……”老范突然感觉这一切都在方言的安排下。
一切都在他的算计之中。
方言对着老范说道:
“行了,赶紧叫下一个进来吧,别磨磨唧唧了,看完病我还得回去给我二姐做午饭呢!”
老范听到这句话连忙答应下来:
“哦……好。”
接着他把下一个人喊了进来。
这次进来的是一个小伙子,刚一进门他就对着方言喊了一声:
“方哥!”
方言抬起头看了过去,发现居然是市局的小张,张志超。
之前被秦农安排,给自己当贴身保镖和司机。
当时自己还教过他识人呢。
“哟,小张?!”
“你这是怎么了?”
方言对着他上下打量。
小张对着门外招招手,然后说道:
“不是我,是我对象的爸爸,他生病了。”
“哦,你老丈人。”方言恍然大悟。
结果小张摆摆手,有些不好意思的说:
“没有没有,还没结婚呢,现在我叫叔。”
说着一个绑着麻花辫的姑娘和一个看起来微微发胖低着头,有些佝偻的老头走了进来。
小张对着他们介绍道:
“孙叔,小莲,这我教官,方哥,我说过的和他可熟了。”
“方哥好!”小莲很有礼貌的对着方言打了个招呼。
方言点点头,这姑娘一看就是附近农村的,笑起来脸上红扑扑的,和小张这小子倒是有几分夫妻相。
小张对着方言说道:
“方哥,这就是我对象孙小莲和她爸。”
方言对着他们招呼道:
“你们好!”
说罢他对着小张说道:
“小张,快带着孙叔过来坐。”
小张带着两人过来坐下,老孙头这时候抬起头,对着方言“唔……唔。”的发出两声怪叫,像是在和他打招呼。
方言这才发现他脸上有些不对劲。
“孙叔这是咋了?”他问道。
这时候小张对着他对象孙小莲使了个眼神,后者立马接过话茬:
“方哥,是这样的,就是过年的时候,我爸有天晚上吃过晚饭后,就突然感到舌头发硬,然后说话吐字不清楚,第二天的时候,他自己说,走路的时候走不稳,左手拿东西的时候又拿不紧,拿起来自己不知不觉就掉到了地上。”
“第三天,他嘴里就开始流口水,舌头向左偏,于是小张就带着我们找了附近的一家医院做了诊断,当时诊断说是叫……叫什么来着?”
孙小莲看向小张。
小张说道:
“闭塞性脑血管病!”
孙小莲点点头:
“哦,对对,就是这个闭塞性脑血管病,用血管舒缓素,烟酸,针灸做了治疗,略微有好转,但是小张说他认识你,于是打算联系协和这边,说找您帮忙看一看。”
方言点了点头,然后对着他们说道:
“以后有事儿,直接让小张打个电话,只要我有时间,你们直接来就行了,不用找人预约。”
孙小莲说道:
“那不行,那不是坏了方哥您的规矩嘛。”
小张也说道:
“方哥,我就是想看看,孙叔这病,到底能不能快点好?治疗了这么久的时间,他这脸我就感觉越来越歪了。”
方言点点头:
“嗯,行,我先看看。”
方言上前观察发现患者身体略微发胖,右侧的眼睛睁开程度比左侧小,右侧鼻翼到嘴角的纹路变浅也就是鼻唇沟变浅,此外,嘴巴向左侧微微歪斜。
接着方言对着患者说道:
“孙叔你现在张开嘴,把舌头伸出来我看一下。”
“唔。”孙叔点点头然后张开嘴,将舌头伸了出来。
方言发现他伸出舌头的时候,舌头往左边,舌苔在靠近舌根的部分,要比其他地方稍微厚一些。
接着方言又伸出手,对着患者说道:
“用左右两只手捏我的胳膊,用力捏。”
患者有些茫然。
方言对着他说道:
“不用担心,你用力捏,不要害怕捏坏了。”
患者这才点点头,伸手抓住了方言的胳膊,然后使劲捏了下去,那双长满老茧的手捏在方言的胳膊上,结果发现方言的胳膊硬的像是铁棍似的。
看起来文文弱弱的大夫,手上全是紧绷的肌肉。
像是稍微一发力,就能把他整个手臂震开似的。
“再用力,用尽全力别留力气。”方言继续对着患者催促道。
这下患者使劲再使劲,口水都连成线流了出来,然后终于没力气了。
方言点点头,然后说道:
“左手在用力的时候,握力比右手差了很多,并且在中途的时候有松开的迹象。”
一个人在用尽全力的时候,如果是正常状态的话,他的手不会出现突然松开又突然用力的情况。
这也证实了之前孙小莲说的状况。
接着方言对着患者说道:
“孙叔,我给你把一把脉。”
后者听到后,听话的将自己的左手放到了诊台上。
接着方言搭在了他的寸关尺上。
摸完了左手又摸右手。
摸出来的脉象是脉弦紧。
接着方言对着孙小莲和小张问道:
“孙叔他是不是原本就有什么慢性病?”
“有吗?”小张对着孙小莲问道。
“有的。”孙小莲回应到。
接着她说道:
“他在之前的时候就在医院里检查过,说他有高血压,动脉硬化。”
“平常的时候也会经常出现头晕耳鸣失眠,身体某个地方麻木的情况。”
“而且口黏痰多胸闷,时不时还说莫名其妙身上会痛一下,就像是有人拿着针刺了他一下。”
“之前还有一次他说胸口隐隐发痛,那段时间有半个月他都说话结结巴。”
说完过后,小张对着方言问道:
“方哥,孙叔这次是什么问题啊?”
“中风。”方言回应道。
“啊?”小张惊讶了。
方言看着小张一脸惊讶对着他说:
“你不用这么惊讶,之前医院已经检查出来了呀。”
“不是说闭塞性脑血管病吗?”小张说。
方言对着他解释道:
“闭塞性脑血管病在中医里归属于“中风”“卒中”“偏枯”等范畴,只是叫法不一样而已,你可以这么理解。”
小张这才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敢情是自己闹了个乌龙。
他有些不好意思的挠挠头,然后对着方言问道:
“那咋办?这好治吗?”
方言说道:
“他这个情况的话还行吧,不算太严重。,我去年得的第一个卫生部的奖,就是治疗这个的。”
“只不过还需要在方子上做一些改变。”
是的,方言打算用黄芪虫藤饮加减化裁来做治疗的手段。
孙叔这个属于风痰瘀阻,兼肝肾阴虚,结合其高血压、动脉硬化病史及脉弦紧、舌左偏等表现,属本虚标实证。
治疗需益气活血通络、化痰熄风,兼顾滋补肝肾。
黄芪虫藤饮以益气通络见长,适用于气虚血瘀型中风,但患者兼有痰湿、肝风,需加减化裁。
很快方言就拿起笔在桌上刷刷刷的写起了方子。
写的处方是黄芪虫藤饮加减方:
黄芪30g(补气行血,推动药力)
全蝎6g(研末冲服)(搜风通络,破瘀止痉)
地龙12g(清热平肝,通络降压)
鸡血藤30g(养血活血,舒筋活络)
天麻15g(平肝熄风,止眩晕)
钩藤12g(后下)(清肝热,熄风止痉)
法半夏9g(燥湿化痰,止流涎)
石菖蒲12g(开窍豁痰,改善语言)
丹参15g(活血化瘀,通脑络)
怀牛膝18g(引血下行,补肝肾)
炙甘草6g(调和诸药,缓虫药毒性)
煎服法:
全蝎研末分2次冲服,余药水煎,每日1剂,分3次温服;
钩藤后下(煎煮最后5分钟加入)。
写完过后,方言又对着他们问道:
“我建议最好是住院一段时间,配合针灸和推拿康复治疗,不知道你们有没有问题?”
说完看一下小张。
后者顿时心领神会忙说:
“没问题,没问题,医疗费这块我来付。”
听到这话孙小莲看向小张,眼里满是感激。
方言知道这一刻过后,小张和她的婚事应该是稳了。
这年头大多数姑娘都还比较好。
被这种事儿一感动,那就想嫁人了。
结婚这种事情嘛,就是要冲动一点才能够办成的。
既然对方要住院,那么方言又继续写起了他的后续治疗方案:
针灸方案:
面部:地仓(右)、颊车(右)、阳白(右)——轻刺激,留针20分钟;
肢体:曲池(左)、合谷(左)、足三里(左)、太冲(双)——平补平泻;
开窍:廉泉、金津、玉液(点刺出血)。
还有推拿康复:
面部:每日按揉患侧肌肉(从下颌至额角)10分钟;
左手:握力训练,每次10分钟,每日3次。
方言想了想,接着又另外开了一页,在上面写了个饮食调理:
宜:**(活血)、芹菜(降压)、山药粥(健脾);
忌:肥甘厚味、辛辣酒类(助痰生风)。
写完过后直接把这张纸交给了小张。
小张看到后,连连点头对着方言说道:
“好的方哥,我一定按照这个上面的要求,给孙叔准备吃的。”
方言笑着点了点头。
这下应该是父女都搞定了。
接下来就是让他们去**入院,然后准备喝药接受治疗了。
小张离开之前还对着方言投入来了一个感激的眼神。
方言心领神会,对着他比了个加油的手势。
然后老范发现,针灸推拿是自己的活,他又多了一个需要照顾的病人。
只有老范受伤的世界达成了。
……
老范去做针灸后,方言诊室里就没有其他助手了。
方言又在外边叫了一个护士进来。
让做护士在一旁随时准备待命。
小护士突然接到了这样的委任,顿时喜笑颜开,这可是好不容易才有的机会。
大家都知道,跟着方主任的时间越久好处就越多。
今天没好处,说不定下次去其他地方被叫上了,就能得到好处。
“方主任,我叫李雪娇,你叫我小李就行了。”小护士一脸亢奋对着方言做了自我介绍。
方言写完议案将钢笔盖上,然后看了一眼手上的时间点点头对着小护士说道:
“好,小李,帮我叫下一个人进来。”
小护士立马就跑了出去,将下一个患者叫了进来。
这次进来的是一个三十出头的女性。
陪同她来的,应该是家里的父母。
见到这个患者的第一面,看到了这个时代比较少有的体型。
患者的脸胖得像一轮满月,肚子鼓鼓的,四肢身体都很丰腴壮实。
只不过看起来呼吸有些急促。并且脸色呈现出一种晦暗凝滞的状态。
方言请她坐下。
她也没客气,来到方言面前坐下后,长长的出了一口气,好像刚才的行动已经让她费了不少的力气。
“请问是哪里不舒服?”方言对着她询问道。
这姑娘对着方言说道:
“方大夫,您看看我这体型就知道我是什么问题了。”
方言有些哭笑不得,难道是过来找自己减肥的?
姑娘继续说道:
“事情是这样的,我在最近半年时间出现了一个症状,就是很想吃东西。”
“吃东西很多,排便次数也很多,每天要吃饭十多次,甚至嘴巴几乎不停,一直都在吃东西,如果不吃东西就会心慌意乱、六神无主,每天的饭量达到三斤半左右。”
“一顿吃一斤?”站在方言背后的小李,忍不住惊讶出声。
对方有些羡慕的看着小护士的身材,然后也没生气,点点头说道:
“嗐,一斤都是往少了说,有的时候还不止呢。”
听到这话小李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只好说道:
“那……那确实吃的稍微有点多。”
那姑娘点点头说道:
“没办法,控制不住呀。”
“而且吃完东西后就会立刻感觉肚子里面隐隐作痛,并且有强烈的便意,每天要去厕所十多次。每次排便的量并不多,更奇怪的是最近这段时间,每次排便之后就会晕倒,过一会儿自己才会苏醒过来,所以去厕所的时候必须要有人在旁边搀扶帮助。”
“现在体力就更是不行了,常常感到心慌,而且还睡眠不好,**憋闷,腹部胀得难受。”
“因为这个体重一直加剧,现在呼吸气短,右侧胁肋部位疼痛,头部和眼睛有眩晕的感觉,身体乏力到没有太多力气下床活动,睡觉的时候就算是睡着了,也会被自己打鼾憋醒。”
“你就看我刚才走了几步路,已经感觉自己快虚脱了。”
说完她父母对着方言询问道:
“方大夫,这毛病到底有办法治没?”
“我们家闺女现在的情况实在太吓人了,再这么下去,恐怕要出大问题,也不知道您见多识广,有没有见过这种情况?”
方言点了点头,说道:
“这个情况现在这个年代确实比较少见,不过也不是没有过,要治疗的话有办法,不过还得辩证清楚是怎么回事儿才知道。”
说完他对着患者说道:
“你张开嘴,我看一下舌头。”
“啊!”患者听话的张开嘴。
方言看到,她舌头舌苔中黄而燥。
接着方言又对着患者说道:
“再把手放过来,我把一下脉。”
接着患者把左手放上来,方言摸出沉涩脉。
然后又让她把右手拿上来,接着摸出了缓滑脉。
方言对她问道:
“你是不是还有手臂麻木,口干舌燥,身上出现浮肿的状况?”
听到方言的话,患者惊讶的问道:
“诶,方大夫你怎么知道?”
方言对着她说道:
“因为有其他人也出现过类似的状况。”
听到这话后,患者有些惊讶和好奇的问道:
“呀,是嘛,居然还有和我这种症状一样的人,那这个人治好没有?”
方言点了点头说道:
“当然已经治好了,并且已把症状和治疗方案全写在医书上面了。”
他心里又补了一句,‘只不过这个病人不是这个时代的,而是40多年后的。’
是的,方言说的这个医案并不是古籍或者其他书上的。
而是在上辈子,在同事那里看到过的一个医案。
随着网络时代开启后,人们的生活物质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但是精神上和身体上却出现了问题。
一些人因为工作压力实在太大,只能靠吃东西来缓解压力,因此出现了类似的暴食症状。
所以当方言看到这个患者的时候,就想起了那个医案,情况简直是一模一样。
方言看过那个一案,现在想起来还记忆犹新。
他记得自己的同事非常简单粗暴,直接开了三一承气汤。
也就是:生大黄9克,姜川朴4.5克,炒枳实4.5克,元明粉3克(冲),生甘草6克。
当时患者只服用了四剂,每天大便至少7~10次。
然后回来后,又给患者开了四剂量,随后患者大便逐渐减为三次。
并且大便都是软便,里面夹有浓污状胶质。
患者的食量次数也开始减少,只不过出现了排便迟滞,要半个小时才能排得出来。
据说患者在吃了10天的药过后,大便排下一个块状物,长达一尺左右,颜色黑褐如酱,不过患者没有查明到底是什么东西,直接把那个东西冲走了。
在那之后,患者就觉得肚子里轻松多了。
只不过多食的这个症状,并没有彻底消除,甚至因为压力又上来了,想吃东西来缓解焦虑的那种欲望,还有一种越演越烈的趋势。
后来那个患者又被另外一个同事接手做了后续治疗,然后才好。
所以那个医案对方言来说,并不是一个可以完全借鉴的成功案例。
他现在需要用一个更加稳妥的办法,来治疗眼前这个症状一样的患者。
PS:6000字基本章更新完毕,老凤外地开会,晚上才能码字。
今天冇了,明天请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