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这个患者主症为多食多便、便后晕厥、体胖乏力,结合舌脉。
病机为阳明腑实(胃热脾虚)导致湿热壅滞,痰瘀互结再导致气阴两伤,清阳不升。
属本虚标实。
所以方言打算啊通腑泄热、健脾利湿、益气养阴分阶段来施展治疗。
治疗方案
第一阶段:通腑泄热,兼顾护阴
方子这块儿,方言打算用自己改良后的三一承气汤。
用酒大黄替代原来同事方子里的生大黄,酒制后泻下力缓,兼活血化瘀,减轻对脾胃损伤再配伍北沙参护阴,防燥热伤津。
酒大黄6g(泻热通便,活血化瘀)
芒硝3g(冲服)(软坚润燥)
枳实9g(破气消积)
厚朴6g(行气除满)
北沙参15g(养阴生津)
茯苓15g(健脾利湿)
生甘草6g(调和诸药,缓泻下峻烈)
用煎服法:
每日1剂,水煎2次,分3次温服;
中病即止,大便日行3-4次即停用芒硝。
这个阶段光是喝药肯定效果不是那么明显,所以方言配合针刺。
针刺:中脘、天枢、足三里用来调和脾胃,通腑降浊。
再用耳针在耳朵的饥点、胃、内分泌针刺,抑制食欲。
或者问下程老他们研究室那边,看看有没有仿制出来的耳针贴,上次朱老从香江带了一些耳针贴给程老,程老的研究组说仿制,算起时间已经几个月了,那种东西应该不难仿。
所以方言先把计划定在这里,下午把二姐送上火车后,再回来打个电话问问研究组那边。
耳针这东西现在方言也打算捡起来继续用了。
老范针灸虽然还不错,但是有些效果还是得用上耳针才能事半功倍。
接着就进入第二阶段健脾利湿,化痰消瘀。
方言准备用,连朴饮合四君子汤化裁
黄连6g(清热燥湿)
厚朴9g(行气化湿)
石菖蒲12g(化痰开窍)
茯苓20g(健脾利湿)
白术15g(健脾燥湿)
丹参15g(活血通络)
葛根30g(升发清阳,改善晕厥)
鸡内金9g(消食化积)
生黄芪20g(补气升阳)
煎服法:每日1剂,连服14剂。
葛根加黄芪是利用葛根升清止泻,改善便后晕厥,黄芪则是补气固表,恢复体力。
黄连加石菖蒲则是利用黄连清中焦湿热,石菖蒲化痰开窍,针对暴食后神昏。
黄连也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抑制她暴涨的食欲。
同时配合艾灸疗法:
在脾俞、阴陵泉艾灸健脾化湿。
此外在饮食上,用上薏苡仁山药粥每日1碗,健脾利湿。
这里差不多就耗时一个月的样子了。
此刻身体各项机能应该要比现在好很多,至少可以单独出去散个步什么的。
然后接下来就进入最后一个阶段。
这个阶段是益气养阴,固本防复。
方言打算用,参苓白术散合增液汤化裁。
太子参15g(气阴双补)
茯苓15g(健脾渗湿)
白术12g(健脾益气)
麦冬12g(养阴润燥)
生地黄15g(滋阴清热)
玉竹12g(养胃生津)
陈皮9g(理气防滞)
焦山楂12g(消积化瘀)
煎服法:每日1剂,连服21剂,后可改为隔日1剂。
配合西洋参100g、茯苓150g、黄精200g、陈皮60g,熬膏,每日10g。
此外还要人为做行为干预,定时定量进餐,记录饮食日记,在能够单独运动后,每日散步30分钟。
这还是方言到现在第一个减肥方子,他仔细检查了一点,又将自己的思绪重新理了一下,然后认为暴食很大概率与情志相关,于是又在方子里加合欢皮12g、郁金9g疏肝解郁。
且再次添加注意事项,要戒零食、甜饮,晚餐七分饱。
写完这些后,方言总算是满意了。
不过说实话,这个方子方言在医院里治疗,他有十成的把握把患者体重降下来,但要是把患者放回家里去的话,他还真是没有把握。
方言认为,病根其实还是在心理上。
最终还是要调整她的环境才对。
想到这里方言写好了方子后又看向患者对着她问道:
“你是做什么工作的?平时工作压力大吗?”
听到方言的问题,患者果然一下子就来了精神,开始对着方言说了起来:
“哎哟,方大夫,您可算问到了点子上了,我是做重工业的,生产指标严格,上面下达的指令性生产任务,每个月都要抓紧,不仅如此,安全条件也差,缺乏防护措施,工伤事故最近发了好几起。”
“光这就算了,还要搞什么运动,要抓思想促生产……哎,说多了我就头疼,要不是这么大压力,我还真是不会靠吃来缓解。”
方言听到这里对着患者试探性的询问道:
“嗯,那能想办法调一下岗位吗?”
患者回应道:
“调走……调走我倒是正在想办法,您要是能给我多开一段时间病假,我就有把握调走。”
听到对方可以想办法,方言说道:
“那行,我给你开个长病假,然后你尽量调走吧,现在这个工作给你工作压力太大了,你本人已经不适应这个工作岗位了,目前你身体出现的情况,基本上就是工作压力造成的,所以就算是我在这里给你治好,把你放回去过后,要不了多久压力一上来,又会进入之前的恶性循环。”
“所以为了你的健康考虑,也是为了工厂考虑,你尽快走程序调走吧,毕竟你生病了,工厂那边也没办法老等着。”
“好好。”患者倒是非常认同方言这个说法,一个劲的连连点头。
就在方言也松了一口气的时候,突然患者的父亲对着方言说到:
“方大夫,这……这不太好吧?”
“嗯?”方言看过去,有些没理解。
只见患者的老父亲清了清嗓子,然后一脸严肃的对着方言说道:
“方大夫,我们家闺女她虽然工作压力大了点,但那是因为单位需要她啊,现在你直接叫她调岗……”
“您这……这不是叫人当逃兵吗?”
当然没想到自己和患者之间没什么问题,反倒是患者家属这里有异议。
患者这会儿也有些懵逼,没想到自己老爹居然站出来了。
而且还是不让自己调走。
方言对着老爷子说道:
“老同志,您的心情我完全理解。但您女儿的病情并非偶然,长期高压工作已导致她身体机能崩溃。中医讲‘形神一体’,环境压力就是‘外邪’,若邪气不除,药物只能治标。”
方言想了下又比喻:
“就像一棵树生了虫,光打药不换土壤,树还是会死。调岗不是逃兵,而是让身体有喘息之机,否则反复发作可能发展成中风、心衰,那时连调岗的机会都没了。”
老头子听着一知半解不过他还是摇了摇头:
“可现在正是单位需要她的时候,我也是那个单位退休的,我太知道那里面的问题了,忍一忍就过去了,哪有那么大的压力?而且现在大家都讲究奉献精神,这么点问题就逃脱,反正我……我不同意!”
“爸,你这……”患者实在是没想到,自己老爹在这个时候,成了自己的拦路虎。
他刚要说话,就被自家老爷子瞪了一眼。
“这么点问题?”方言错愕了,看来老爷子以为只是因为自己闺女吃胖了而已,减减肥就行了。
方言对着他说道:
“我也不是吓唬你,有实话跟你说吧,类似病例若不脱离高压环境,三年内复发率超过70%,其中30%会发展为重症比如糖尿病、冠心病。”
“您女儿现在上厕所后晕厥,说明心脏和大脑供血已受影响,再拖下去可能猝死!”
“您希望她‘光荣’地倒在岗位上,还是健康地活着为家庭和社会继续贡献?”
“您觉得坚持岗位是负责任,但作为医生我必须说:一个母亲和女儿的生命健康,才是对家庭最大的责任!”
“如果她倒下,您二老要照顾病人,孙子可能失去母亲,工厂不过再招新人,但你们家庭的损失永远无法弥补。”
方言说完,一旁的小护士李雪娇也接过话茬说道:
“对,大爷,暂时的调岗是为更长久的奉献,您这逃兵理论不合适!”
“上级现在还强调‘安全生产,以人为本’呢,重工业系统今年已有多起因过劳猝死的案例,上级正在严查违规施压。上周二机部刚调走一位类似病情的车间主任,这是保护工人也是保护厂里,您女儿的情况完全符合政策。”
方言没想到,一旁的小护士居然还能说出这种话。
顿时对她有些刮目相看。
李雪娇发现了方言在看她,于是说道:
“我家里也有这块儿的亲戚,过年的时候听他们聊天的时候说起过这些事儿。”
说罢她再次看向患者的父亲,对着他说道:
“大爷我再多说一句,做父母的,最大的心愿不就是孩子平安吗?您看她现在走路都喘,您忍心让她为了‘面子’把命搭上?”
“我要是有女儿,要是也像她这样,我砸锅卖铁也要让她离开火坑!”
听到这个话,一旁的患者老娘终于也开口了,她说道:
“姑娘这话说的对,老头子,咱们得一起帮闺女跨过这个坎儿啊!”
老头子张了张嘴,好像还是有些话要说。
方言也知道一个人,特别是一个老年人,他的思想观念不是那么容易被改变过来的,道理虽然懂,但是他考虑的方面可能和其他人考虑的不一样,比如说他会考虑自己的面子,会考虑其他人的眼光。
于是他说道:
“要不这样,先请3个月病假,全力治疗恢复身体,康复后协商调至非一线岗位,既能继续为厂服务,又避免高压。工厂培养一个熟练骨干容易,领导也不愿看骨干人才废掉,只要医院出证明,调岗成功率很高。”
这个就算是各退一步了。
“这个好。”听到这话后,患者母亲先对方言这个主意做出了肯定。
这时候患者也终于开口说道:
“我也觉得方大夫这个主意比较好。”
说完还对着家里老爷子说道:
“爸,我是真顶不住了。”
“您要是不理解,那就算了……”
“我理解。”刚说完老爷子就开口表明了立场:
“既然方大夫都已经把事情说得如此明白,我又不是不通情理的人,非要让你在岗位上熬到死。”
“那您的意思?”患者有些惊喜的说道。
老爷子说:
“就按照方大夫说的做吧。”
“太好了!”小护士李雪娇已经忍不住替患者高兴了。
患者激动的呼吸都急促了起来,浑身肉都在颤抖。
看到他有些激动方言连忙打断道:
“既然这么决定了,那么事不宜迟,咱们就赶紧**入院手续吧。”
这下是患者老爹点了点头拍板道:
“好。”
方言直接把写好的处方交给了护士李雪娇,对着她说道:
“小李,给他们安排入院。”
“嗯嗯。”小李点点头,然后就带着患者和患者家属一起出去了。
等到他们走了以后,房间里又只剩下方言他一个人了。
补充一下医案,方言来到门口,对着外边喊人:
“下一位。”
……
接下来方言又治疗了一个15岁小姑娘。
她4岁时曾患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经医治愈。去年年底,发现牙龈常有渗血。
过完年后全身出现紫癜,下肢较多,牙龈及鼻腔均常出血。
方言看她面黄体瘦,诊断舌绛苔少,脉细数。
辨证为脏阴偏虚,邪火亢盛,火盛逼血妄行。
治疗方案也很简单,就是清热凉血,滋养肝肾。
只不过这次又需要用上犀牛角了,方言让人去药房询问后,告知李会长捐赠的犀牛角已经到位了,现在库存充盈,这类药可以随便开。
方言想了想,干脆自己掏钱在药房里买了一些犀牛角,让人磨成粉,这东西用一点少一点,这次用了不知道下次用还有没有呢。
顺带也给二姐也带上一点,清热凉血、解毒定惊,在那边没准就能用上,有病治病没病防身嘛。
一小瓶子犀牛角粉末,也占不了多少空间。
上午十一点方言完成了看诊任务,离开之前还是去住院楼层看了一下的。
此时,患了热痹的那个小姑娘现在已经喝了第一碗药,这会儿已经睡着了。
根据其家长说,喝完药,做完外敷肿痛关节不到一个小时的样子,小姑娘就感觉自己关节肿痛感减少了,然后感觉轻松了的她,再也扛不住困意,就睡了过去。
这还是这段时间也是被折磨的够呛,也多亏了方言,才能睡个安稳觉。
方言对着负责这里的护士交待:
“起床后询问她状态,做个记录。”
“好的,方主任!”护士点点头应了下来。
方言现在就是这里的权威,大家在工作的时候现在都改称“方主任”了。
他们倒是改口改的快,方言却有些不太适应了。
接下来方言又去看了那个三天没有排便,浑身肿胀的小男孩儿。
他那个是中医里的抱头火丹,方言用了开鬼门洁净府的手段,张延昌和杨景翔两人用河水去煎药。
现在应该已经喝上了。
果不其然,等到方言到的时候发现确实已经服下了,只不过和另外一个病房的安静不同,这病房里热闹的很,简直堪称鸡飞狗跳。
张延昌和杨景翔现在都还在里面忙活着,看到方言进来后立马对着他汇报:
“那孩子喝完药过后没多久,就开始撒尿了,而且还是一会儿又来一会儿又来。”
方言问道:
“现在多少次了?”
张延昌拿起手上的本子说道:
“我记录着呢,已经第九次了。”
杨景翔有些担心的对着方言压低声问道:
“方哥,这没事儿吧?”
方言非常淡定的说道:
“没事儿,我外公的医案里,患者一晚上时间,连续尿了二十九次,尿量更是空前未有,不过在尿完之后,身上的肿也消了。”
杨景翔和张延昌都恍然大悟,惊叹到:
“原来是这样……厉害啊!”
方言对着两人吩咐到:
“你们记一下,下午的方子里,加苓术、泽泻、陈皮健脾化湿之药,到时候让他喝下去。”
“好,我记下来了。”张延昌刷刷的将笔记写了上去。
方言点点头说道:
“那行,你们多看着点,我去下个病房了。”
他们答应一声后,方言出了病房。
接着就是小张的老丈人了。
方言进病房的时候,老孙头刚喝完了药,老范正在做针灸理疗。
“方哥!”小张看到方言,立马热情的招呼到。
“情况怎么样?”方言问道。
这时候老范说道:
“还可以,按照你说的刚才在廉泉、金津、玉液点刺放血后,老爷子居然说话了。”
“是嘛?”方言有些惊讶,这效果确实快啊。
他问到:
“说啥?”
“他说哎哟!说的可清楚了。”老范回应到。
“……”方言无语了。
不过老范还是对着方言夸奖到:
“喝完药过后点刺就能说话,已经非常不错了,你那个黄芪虫藤饮确实厉害。”
一旁老爷子这时候突然开口,对着方言说道:
“方大夫,我,现在,感觉,好,多了。”
这时候小张对象孙小莲惊讶的瞪大眼睛,难以置信的对着自己老爹说道:
“哎哟,爸你会说话了!?”
“嗯,一点。”老爷子大着舌头对着闺女说道。
孙小莲对着方言和老范说道:
“方哥,范哥,真是太感谢你们了!”
方言对着孙小莲说道:
“嗐,说啥感谢不感谢的,我和小张老熟人了,当年他负责保护我安全,说是战友也不为过,到时候你和小张结婚,记得早点通知我就行了。”
小张听到这话,不自觉背都挺直了几分,方哥这真是太给面儿了。
孙小莲也对着小张投去个崇拜的眼神。
也就是小张的关系才能排到方言的号了。
要是换做他们自己,那真是想都不敢想。
方言是谁啊?
百分百治愈率的神医。
光是排队就得排好久了。
现在想找他看病的人多的很,外界认为他就是专门在协和给侨商看病的,为的就是配合中侨办的任务。
其他人能够在他这里看病,那都属于是见缝插针。
能够**来那必然是有点人脉才行的。
现在小张让他们见识到了人脉的力量,而且还是和方言如此近的人脉。
甚至可以不按规矩,直接就找上门的那种。
小张在孙小莲眼里,现在就是非常靠谱的男人。
除了方言这个能够药到病除的神医,小张就是她世界里第二靠谱的存在。
“方哥你放心,我们结婚一定最先通知您!”孙小莲对着方言答应到。
这话一出可给小张乐坏了,方哥神助攻啊!
方言接着又和他们寒暄了几句,然后给老范交代了下工作,接着就提早下班回家了。
这会儿已经耽搁时间了,回去后还得搞快点才行。
小跑着就下了楼,路上其他人看到方言急吼吼的样子,还以为什么急诊,结果看到方言一溜烟的就跑出了医院大门,他们也是有些懵逼。
方言倒是没有关注其他人,回到家里后,厨房里老娘大姐,还有小姨子朱娴已经按照方言的要求,将今天中午他需要的食材原料都切配好了。
方言立马就点燃了家里的柴火灶开始了自己的工作。
该说不说,这柴火灶的火焰烧起来就是旺。
炒出来的菜也更加有味道。
前世方言听过一个说法,在部分传统饮食观念中,认为柴火木材燃烧产生的火焰温度高、火势跳跃,烹饪食物时更具“火气”,故被归为“阳”;
天然气灶,煤气灶,火势稳定、温度可控,被视为“阴”。
某些理论将燃料来源与“气场”联系,认为柴火燃烧释放的“地气”属阳,天然气是地下化石能源属阴。
另外民间常将“自然”“原始”属性归为阳,将“人工”“现代”属性归为阴。
就比如老何家的秘籍里面也有类似的说法,就比如之前看到的《五雷退热汤》就写了,煎药时以桃木为柴,取“驱邪扶正”之象。
方言现在想来,感觉好像还真是有点道理。
PS:6000字基本章更新完毕。
月票又多了100,所以再欠大家2000字。
一共欠大家94000字。
明天开始一万二爆更。
病机为阳明腑实(胃热脾虚)导致湿热壅滞,痰瘀互结再导致气阴两伤,清阳不升。
属本虚标实。
所以方言打算啊通腑泄热、健脾利湿、益气养阴分阶段来施展治疗。
治疗方案
第一阶段:通腑泄热,兼顾护阴
方子这块儿,方言打算用自己改良后的三一承气汤。
用酒大黄替代原来同事方子里的生大黄,酒制后泻下力缓,兼活血化瘀,减轻对脾胃损伤再配伍北沙参护阴,防燥热伤津。
酒大黄6g(泻热通便,活血化瘀)
芒硝3g(冲服)(软坚润燥)
枳实9g(破气消积)
厚朴6g(行气除满)
北沙参15g(养阴生津)
茯苓15g(健脾利湿)
生甘草6g(调和诸药,缓泻下峻烈)
用煎服法:
每日1剂,水煎2次,分3次温服;
中病即止,大便日行3-4次即停用芒硝。
这个阶段光是喝药肯定效果不是那么明显,所以方言配合针刺。
针刺:中脘、天枢、足三里用来调和脾胃,通腑降浊。
再用耳针在耳朵的饥点、胃、内分泌针刺,抑制食欲。
或者问下程老他们研究室那边,看看有没有仿制出来的耳针贴,上次朱老从香江带了一些耳针贴给程老,程老的研究组说仿制,算起时间已经几个月了,那种东西应该不难仿。
所以方言先把计划定在这里,下午把二姐送上火车后,再回来打个电话问问研究组那边。
耳针这东西现在方言也打算捡起来继续用了。
老范针灸虽然还不错,但是有些效果还是得用上耳针才能事半功倍。
接着就进入第二阶段健脾利湿,化痰消瘀。
方言准备用,连朴饮合四君子汤化裁
黄连6g(清热燥湿)
厚朴9g(行气化湿)
石菖蒲12g(化痰开窍)
茯苓20g(健脾利湿)
白术15g(健脾燥湿)
丹参15g(活血通络)
葛根30g(升发清阳,改善晕厥)
鸡内金9g(消食化积)
生黄芪20g(补气升阳)
煎服法:每日1剂,连服14剂。
葛根加黄芪是利用葛根升清止泻,改善便后晕厥,黄芪则是补气固表,恢复体力。
黄连加石菖蒲则是利用黄连清中焦湿热,石菖蒲化痰开窍,针对暴食后神昏。
黄连也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抑制她暴涨的食欲。
同时配合艾灸疗法:
在脾俞、阴陵泉艾灸健脾化湿。
此外在饮食上,用上薏苡仁山药粥每日1碗,健脾利湿。
这里差不多就耗时一个月的样子了。
此刻身体各项机能应该要比现在好很多,至少可以单独出去散个步什么的。
然后接下来就进入最后一个阶段。
这个阶段是益气养阴,固本防复。
方言打算用,参苓白术散合增液汤化裁。
太子参15g(气阴双补)
茯苓15g(健脾渗湿)
白术12g(健脾益气)
麦冬12g(养阴润燥)
生地黄15g(滋阴清热)
玉竹12g(养胃生津)
陈皮9g(理气防滞)
焦山楂12g(消积化瘀)
煎服法:每日1剂,连服21剂,后可改为隔日1剂。
配合西洋参100g、茯苓150g、黄精200g、陈皮60g,熬膏,每日10g。
此外还要人为做行为干预,定时定量进餐,记录饮食日记,在能够单独运动后,每日散步30分钟。
这还是方言到现在第一个减肥方子,他仔细检查了一点,又将自己的思绪重新理了一下,然后认为暴食很大概率与情志相关,于是又在方子里加合欢皮12g、郁金9g疏肝解郁。
且再次添加注意事项,要戒零食、甜饮,晚餐七分饱。
写完这些后,方言总算是满意了。
不过说实话,这个方子方言在医院里治疗,他有十成的把握把患者体重降下来,但要是把患者放回家里去的话,他还真是没有把握。
方言认为,病根其实还是在心理上。
最终还是要调整她的环境才对。
想到这里方言写好了方子后又看向患者对着她问道:
“你是做什么工作的?平时工作压力大吗?”
听到方言的问题,患者果然一下子就来了精神,开始对着方言说了起来:
“哎哟,方大夫,您可算问到了点子上了,我是做重工业的,生产指标严格,上面下达的指令性生产任务,每个月都要抓紧,不仅如此,安全条件也差,缺乏防护措施,工伤事故最近发了好几起。”
“光这就算了,还要搞什么运动,要抓思想促生产……哎,说多了我就头疼,要不是这么大压力,我还真是不会靠吃来缓解。”
方言听到这里对着患者试探性的询问道:
“嗯,那能想办法调一下岗位吗?”
患者回应道:
“调走……调走我倒是正在想办法,您要是能给我多开一段时间病假,我就有把握调走。”
听到对方可以想办法,方言说道:
“那行,我给你开个长病假,然后你尽量调走吧,现在这个工作给你工作压力太大了,你本人已经不适应这个工作岗位了,目前你身体出现的情况,基本上就是工作压力造成的,所以就算是我在这里给你治好,把你放回去过后,要不了多久压力一上来,又会进入之前的恶性循环。”
“所以为了你的健康考虑,也是为了工厂考虑,你尽快走程序调走吧,毕竟你生病了,工厂那边也没办法老等着。”
“好好。”患者倒是非常认同方言这个说法,一个劲的连连点头。
就在方言也松了一口气的时候,突然患者的父亲对着方言说到:
“方大夫,这……这不太好吧?”
“嗯?”方言看过去,有些没理解。
只见患者的老父亲清了清嗓子,然后一脸严肃的对着方言说道:
“方大夫,我们家闺女她虽然工作压力大了点,但那是因为单位需要她啊,现在你直接叫她调岗……”
“您这……这不是叫人当逃兵吗?”
当然没想到自己和患者之间没什么问题,反倒是患者家属这里有异议。
患者这会儿也有些懵逼,没想到自己老爹居然站出来了。
而且还是不让自己调走。
方言对着老爷子说道:
“老同志,您的心情我完全理解。但您女儿的病情并非偶然,长期高压工作已导致她身体机能崩溃。中医讲‘形神一体’,环境压力就是‘外邪’,若邪气不除,药物只能治标。”
方言想了下又比喻:
“就像一棵树生了虫,光打药不换土壤,树还是会死。调岗不是逃兵,而是让身体有喘息之机,否则反复发作可能发展成中风、心衰,那时连调岗的机会都没了。”
老头子听着一知半解不过他还是摇了摇头:
“可现在正是单位需要她的时候,我也是那个单位退休的,我太知道那里面的问题了,忍一忍就过去了,哪有那么大的压力?而且现在大家都讲究奉献精神,这么点问题就逃脱,反正我……我不同意!”
“爸,你这……”患者实在是没想到,自己老爹在这个时候,成了自己的拦路虎。
他刚要说话,就被自家老爷子瞪了一眼。
“这么点问题?”方言错愕了,看来老爷子以为只是因为自己闺女吃胖了而已,减减肥就行了。
方言对着他说道:
“我也不是吓唬你,有实话跟你说吧,类似病例若不脱离高压环境,三年内复发率超过70%,其中30%会发展为重症比如糖尿病、冠心病。”
“您女儿现在上厕所后晕厥,说明心脏和大脑供血已受影响,再拖下去可能猝死!”
“您希望她‘光荣’地倒在岗位上,还是健康地活着为家庭和社会继续贡献?”
“您觉得坚持岗位是负责任,但作为医生我必须说:一个母亲和女儿的生命健康,才是对家庭最大的责任!”
“如果她倒下,您二老要照顾病人,孙子可能失去母亲,工厂不过再招新人,但你们家庭的损失永远无法弥补。”
方言说完,一旁的小护士李雪娇也接过话茬说道:
“对,大爷,暂时的调岗是为更长久的奉献,您这逃兵理论不合适!”
“上级现在还强调‘安全生产,以人为本’呢,重工业系统今年已有多起因过劳猝死的案例,上级正在严查违规施压。上周二机部刚调走一位类似病情的车间主任,这是保护工人也是保护厂里,您女儿的情况完全符合政策。”
方言没想到,一旁的小护士居然还能说出这种话。
顿时对她有些刮目相看。
李雪娇发现了方言在看她,于是说道:
“我家里也有这块儿的亲戚,过年的时候听他们聊天的时候说起过这些事儿。”
说罢她再次看向患者的父亲,对着他说道:
“大爷我再多说一句,做父母的,最大的心愿不就是孩子平安吗?您看她现在走路都喘,您忍心让她为了‘面子’把命搭上?”
“我要是有女儿,要是也像她这样,我砸锅卖铁也要让她离开火坑!”
听到这个话,一旁的患者老娘终于也开口了,她说道:
“姑娘这话说的对,老头子,咱们得一起帮闺女跨过这个坎儿啊!”
老头子张了张嘴,好像还是有些话要说。
方言也知道一个人,特别是一个老年人,他的思想观念不是那么容易被改变过来的,道理虽然懂,但是他考虑的方面可能和其他人考虑的不一样,比如说他会考虑自己的面子,会考虑其他人的眼光。
于是他说道:
“要不这样,先请3个月病假,全力治疗恢复身体,康复后协商调至非一线岗位,既能继续为厂服务,又避免高压。工厂培养一个熟练骨干容易,领导也不愿看骨干人才废掉,只要医院出证明,调岗成功率很高。”
这个就算是各退一步了。
“这个好。”听到这话后,患者母亲先对方言这个主意做出了肯定。
这时候患者也终于开口说道:
“我也觉得方大夫这个主意比较好。”
说完还对着家里老爷子说道:
“爸,我是真顶不住了。”
“您要是不理解,那就算了……”
“我理解。”刚说完老爷子就开口表明了立场:
“既然方大夫都已经把事情说得如此明白,我又不是不通情理的人,非要让你在岗位上熬到死。”
“那您的意思?”患者有些惊喜的说道。
老爷子说:
“就按照方大夫说的做吧。”
“太好了!”小护士李雪娇已经忍不住替患者高兴了。
患者激动的呼吸都急促了起来,浑身肉都在颤抖。
看到他有些激动方言连忙打断道:
“既然这么决定了,那么事不宜迟,咱们就赶紧**入院手续吧。”
这下是患者老爹点了点头拍板道:
“好。”
方言直接把写好的处方交给了护士李雪娇,对着她说道:
“小李,给他们安排入院。”
“嗯嗯。”小李点点头,然后就带着患者和患者家属一起出去了。
等到他们走了以后,房间里又只剩下方言他一个人了。
补充一下医案,方言来到门口,对着外边喊人:
“下一位。”
……
接下来方言又治疗了一个15岁小姑娘。
她4岁时曾患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经医治愈。去年年底,发现牙龈常有渗血。
过完年后全身出现紫癜,下肢较多,牙龈及鼻腔均常出血。
方言看她面黄体瘦,诊断舌绛苔少,脉细数。
辨证为脏阴偏虚,邪火亢盛,火盛逼血妄行。
治疗方案也很简单,就是清热凉血,滋养肝肾。
只不过这次又需要用上犀牛角了,方言让人去药房询问后,告知李会长捐赠的犀牛角已经到位了,现在库存充盈,这类药可以随便开。
方言想了想,干脆自己掏钱在药房里买了一些犀牛角,让人磨成粉,这东西用一点少一点,这次用了不知道下次用还有没有呢。
顺带也给二姐也带上一点,清热凉血、解毒定惊,在那边没准就能用上,有病治病没病防身嘛。
一小瓶子犀牛角粉末,也占不了多少空间。
上午十一点方言完成了看诊任务,离开之前还是去住院楼层看了一下的。
此时,患了热痹的那个小姑娘现在已经喝了第一碗药,这会儿已经睡着了。
根据其家长说,喝完药,做完外敷肿痛关节不到一个小时的样子,小姑娘就感觉自己关节肿痛感减少了,然后感觉轻松了的她,再也扛不住困意,就睡了过去。
这还是这段时间也是被折磨的够呛,也多亏了方言,才能睡个安稳觉。
方言对着负责这里的护士交待:
“起床后询问她状态,做个记录。”
“好的,方主任!”护士点点头应了下来。
方言现在就是这里的权威,大家在工作的时候现在都改称“方主任”了。
他们倒是改口改的快,方言却有些不太适应了。
接下来方言又去看了那个三天没有排便,浑身肿胀的小男孩儿。
他那个是中医里的抱头火丹,方言用了开鬼门洁净府的手段,张延昌和杨景翔两人用河水去煎药。
现在应该已经喝上了。
果不其然,等到方言到的时候发现确实已经服下了,只不过和另外一个病房的安静不同,这病房里热闹的很,简直堪称鸡飞狗跳。
张延昌和杨景翔现在都还在里面忙活着,看到方言进来后立马对着他汇报:
“那孩子喝完药过后没多久,就开始撒尿了,而且还是一会儿又来一会儿又来。”
方言问道:
“现在多少次了?”
张延昌拿起手上的本子说道:
“我记录着呢,已经第九次了。”
杨景翔有些担心的对着方言压低声问道:
“方哥,这没事儿吧?”
方言非常淡定的说道:
“没事儿,我外公的医案里,患者一晚上时间,连续尿了二十九次,尿量更是空前未有,不过在尿完之后,身上的肿也消了。”
杨景翔和张延昌都恍然大悟,惊叹到:
“原来是这样……厉害啊!”
方言对着两人吩咐到:
“你们记一下,下午的方子里,加苓术、泽泻、陈皮健脾化湿之药,到时候让他喝下去。”
“好,我记下来了。”张延昌刷刷的将笔记写了上去。
方言点点头说道:
“那行,你们多看着点,我去下个病房了。”
他们答应一声后,方言出了病房。
接着就是小张的老丈人了。
方言进病房的时候,老孙头刚喝完了药,老范正在做针灸理疗。
“方哥!”小张看到方言,立马热情的招呼到。
“情况怎么样?”方言问道。
这时候老范说道:
“还可以,按照你说的刚才在廉泉、金津、玉液点刺放血后,老爷子居然说话了。”
“是嘛?”方言有些惊讶,这效果确实快啊。
他问到:
“说啥?”
“他说哎哟!说的可清楚了。”老范回应到。
“……”方言无语了。
不过老范还是对着方言夸奖到:
“喝完药过后点刺就能说话,已经非常不错了,你那个黄芪虫藤饮确实厉害。”
一旁老爷子这时候突然开口,对着方言说道:
“方大夫,我,现在,感觉,好,多了。”
这时候小张对象孙小莲惊讶的瞪大眼睛,难以置信的对着自己老爹说道:
“哎哟,爸你会说话了!?”
“嗯,一点。”老爷子大着舌头对着闺女说道。
孙小莲对着方言和老范说道:
“方哥,范哥,真是太感谢你们了!”
方言对着孙小莲说道:
“嗐,说啥感谢不感谢的,我和小张老熟人了,当年他负责保护我安全,说是战友也不为过,到时候你和小张结婚,记得早点通知我就行了。”
小张听到这话,不自觉背都挺直了几分,方哥这真是太给面儿了。
孙小莲也对着小张投去个崇拜的眼神。
也就是小张的关系才能排到方言的号了。
要是换做他们自己,那真是想都不敢想。
方言是谁啊?
百分百治愈率的神医。
光是排队就得排好久了。
现在想找他看病的人多的很,外界认为他就是专门在协和给侨商看病的,为的就是配合中侨办的任务。
其他人能够在他这里看病,那都属于是见缝插针。
能够**来那必然是有点人脉才行的。
现在小张让他们见识到了人脉的力量,而且还是和方言如此近的人脉。
甚至可以不按规矩,直接就找上门的那种。
小张在孙小莲眼里,现在就是非常靠谱的男人。
除了方言这个能够药到病除的神医,小张就是她世界里第二靠谱的存在。
“方哥你放心,我们结婚一定最先通知您!”孙小莲对着方言答应到。
这话一出可给小张乐坏了,方哥神助攻啊!
方言接着又和他们寒暄了几句,然后给老范交代了下工作,接着就提早下班回家了。
这会儿已经耽搁时间了,回去后还得搞快点才行。
小跑着就下了楼,路上其他人看到方言急吼吼的样子,还以为什么急诊,结果看到方言一溜烟的就跑出了医院大门,他们也是有些懵逼。
方言倒是没有关注其他人,回到家里后,厨房里老娘大姐,还有小姨子朱娴已经按照方言的要求,将今天中午他需要的食材原料都切配好了。
方言立马就点燃了家里的柴火灶开始了自己的工作。
该说不说,这柴火灶的火焰烧起来就是旺。
炒出来的菜也更加有味道。
前世方言听过一个说法,在部分传统饮食观念中,认为柴火木材燃烧产生的火焰温度高、火势跳跃,烹饪食物时更具“火气”,故被归为“阳”;
天然气灶,煤气灶,火势稳定、温度可控,被视为“阴”。
某些理论将燃料来源与“气场”联系,认为柴火燃烧释放的“地气”属阳,天然气是地下化石能源属阴。
另外民间常将“自然”“原始”属性归为阳,将“人工”“现代”属性归为阴。
就比如老何家的秘籍里面也有类似的说法,就比如之前看到的《五雷退热汤》就写了,煎药时以桃木为柴,取“驱邪扶正”之象。
方言现在想来,感觉好像还真是有点道理。
PS:6000字基本章更新完毕。
月票又多了100,所以再欠大家2000字。
一共欠大家94000字。
明天开始一万二爆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