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办完时间也差不多了,大家都各自准备回家。

  方言看着一个个教授上车,他和老胡两人在旁边送人。

  最后把新师父焦树德和师兄陈勇送上车后,两人也和廖主任告别,然后准备回去。

  上车后,老崔开车,老胡的助理坐在前排。

  方言和老胡坐在后座。

  等到车发动起来后,回去的路上,方言终于对胡道虎问起了之前想问的问题。

  “今天这聚会应该是廖主任安排的吧?”

  胡道虎一怔,然后嘿嘿一笑,承认道:

  “师兄果然聪明,什么都瞒不住你……”

  然后他补充道:

  “不过廖主任也只是说了个大概,我也只是配合一下而已。”

  方言相信胡道虎说的,主要是今天老胡全程都没啥存在感。

  话都没说两句,全是廖主任在推进。

  方言点点头,然后问道:

  “廖主任接下来还有什么其他安排吗?”

  方言的意思很明显,如果还有其他事情,最好还是告诉他一声。

  胡道虎摇摇头说道:

  “没有了。”

  他对着方言说道:

  “师兄你也别生气,廖主任这么做其实都是为了完成之前你的安排,但是又不想让你参与到里面当恶人,毕竟让你提前知道要逼着焦大夫收你为徒,你肯定大概率会拒绝的,所以这个恶人他就来当,还让我不要告诉你。”

  方言一怔,老实讲如果真被他知道有这么一出,他确实会拒绝的,当然不是不想拜焦树德为师,他感觉还有更好的办法,今天这手多少还是有点太霸道了点,虽然效率高但是总感觉不对劲。

  结果廖主任也早就预判到了这点,所以这事儿就没有告诉方言。

  他也是考虑的相当透彻了。

  方言一时间有些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但是总的来说,目前结果还是好的。

  方言说道:

  “让他费心了。”

  胡道虎听到后笑了笑,说道:

  “廖主任的谋划站在比我们高层次,所以有些事情短期看来确实有些粗暴,但他肯定是没有坏心思的。”

  方言点点头,是啊,今天这场过后,除了会诟病廖主任的简单粗暴,对于其他人来说都是赢的,方言得到了焦树德这块“御医”金字招牌,公司得到了老专家们,其他人得到了股份,焦树德还得到了方言这么个天才徒弟。

  简直就是一场堪称完美的多赢布局。

  ……

  回到家里已经是晚上十点了。

  今天这一顿忙活,居然比晚自习还回来的晚。

  不过方言回到家里后,还是第一时间先到了书房里开始看起了焦树德给的《尪痹刍议》。

  书的开始先是解释了这个尪痹的由来,焦树德在书里写到:

  尪(wāng):源自《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指肢体关节弯曲畸形、肌肉萎缩的病态。

  痹:取自《素问·痹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强调外邪侵袭致病的核心病机。

  他写这本书的原因,是20世纪70年代类风湿性关节炎(RA)等西医病名普及,倒逼中医理论体系革新。

  另外传统中医将关节变形类疾病归为“骨痹“、“肾痹“、“历节风“等,但缺乏统一诊断标准,所以焦树德认为应该借着西医倒逼的机会,进行革新整合。

  这也是他通过3000余例临床观察,发现此类疾病存在肾虚到寒邪入骨到痰瘀互结的独特病机链,所以决定整理出一系列的治疗理论和手段。

  继续往后面翻,开始解析病因病机体系。

  核心病机是肾虚为本,其中又分为先天不足的肾虚,也就是遗传。

  还分为久病伤肾的肾虚,主要就是那种病症超过三年出现夜尿频,腰膝酸软的肾虚证,这个其实在前世大学的时候,方言看过一个临床统计,基本上和这个能对上。

  接着就是在肾虚的基础上,寒邪开始侵入机体,因为寒性的收引凝滞特性,导致关节出现收缩病变,上面还特意标注了,这对应的是西医RA早期滑膜炎病理改变。

  接着寒邪进展到后期,深伏于骨,激活破骨细胞。

  这个和现代研究发现寒刺激可上调RANKL/OPG通路促骨破坏对得上号。

  这期间人体关节会出现关节冷疼。

  接着进展到痰瘀互结,就进入了骨蚀筋挛关节出现畸形病变。

  最后浊毒内生,脏腑受损,出现并发症。

  说清楚里面的病症关联后,下面就直接简单粗暴的给出了三个阶段的治疗方案。

  肾虚寒盛阶段,辨证要点是患者关节冷痛、晨僵大于一个小时、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这个时候焦树德提供治疗方案是温肾驱寒,使用他自己创出来的方剂,补肾祛寒治尪汤。

  药物组成是:

  君药:熟地黄30g、补骨脂15g(填精温肾)

  臣药:制川乌6g、桂枝10g(散寒通络)

  佐药:骨碎补12g、透骨草15g(强筋壮骨)

  使药:炙甘草6g(调和诸药)

  方言发现这和自己知道的五藤治尪汤有些类似。

  接着还有,肾虚标热,辨证要点是患者出现关节红肿灼痛、口干便秘、舌红苔黄、脉数,这时候使用加减补肾清热治尪汤,来滋肾清热。

  最后一个阶段是湿热伤肾,辨证要点是患者出现关节肿胀灼热、午后潮热、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这时候使用四妙散合六味地黄丸清热利湿益肾。

  然后除此之外还有中药熏蒸疗法,以及两种相对针灸拔罐而言不那么广泛运用的疗法。

  一种是公元8世纪,著名藏医学家宇妥元丹贡布所著的《四部医典》中记载的蜡疗治病法。

  这蜡疗说白了,就是一种利用加热溶解的石蜡作为温热介质,将其敷于人体局部或特定穴位,以达到治疗疾病、缓解症状目的的中医疗法。

  在隋唐时期,药王孙思邈在《备急千金翼方》中载录了下颌关节脱位手法复位后采用蜡疗、热敷、针灸等外治法。

  北宋药学家唐慎微所著的《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也收载了用热蜡外治疾病的方法。

  这里面焦树德写着:用石蜡导热配合活血化瘀中药红花、乳香,改善关节活动度的手段。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虫药类型的疗法。

  叫做蜂针疗法。

  主要是利用蜜蜂尾部的蜇针作为针具,将蜂毒注入人体穴位或痛点,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有两种办法,一种是用活蜂蜇刺穴位或痛点。

  还有将蜂毒提取后制成注射液,通过注射器将蜂毒注入穴位或痛点。

  这个方法在方言上学的时候就听过。

  当时他还特意查了这个疗法的来源。

  蜂针疗法的出现时间较早,据考证最早大约在东周,就有人有意识地运用蜂针进行预防和治疗疾病。

  焦树德能够把这东西拿出来用,也算是很废了一番功夫了。

  继续往后翻,就是对应的医案了。

  方言一页页的往下看,一直看到了凌晨过后,随着他翻阅到最后一页,终于【叮!】一声系统加持声响起,这本《尪痹刍议》的内容被方言加持,方言的理解开始快速加深,仿佛也在这个行业深耕十年了似的。

  一些想法快速的冒了出来,并且不止如此,还和他之前掌握的一些知识结合。

  不管是前世的还是今生的,都开始在方言脑子里开始结合。

  PS:更完这章还欠大家50000字。

  今天冇了,明天请早。

  老凤努力码明天的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