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全面加持了《尪痹刍议》后。
时间过的很快,转眼又是三天过去了。
自从上次在廖主任家里的事儿过后,胡道虎陆陆续续的就把准备好的那百分之五的股份合同,拿去给老专家们签好了。
期间方言还和了李正吉确认了师兄弟的关系。
现在李正吉方言应该叫师兄,不过李正吉好像有点不习惯叫师弟,只要方言不故意点出来,他还是会称呼方言为“方哥。”
属于是我叫你“兄”,你叫我“哥”了。
就和前世大学里的情况差不多,大家也别管其他的,反正都互相叫哥就对了,哥并不是年龄比自己大,只是表达一种尊敬的称谓。
现在就属于是班上的班长和副班长,都被师兄弟两个给占了。
方言只要不在的时候,李正吉就是班上最大的那个。
两人也交流过一些关于焦树德的医案,让方言有些意外的是,李正吉居然没有学习《尪痹刍议》,说是这本书是后面才写出来的。
方言还专门给他用自己的理解讲解了一遍,给李正吉都听傻了,简直不敢相信方言理解的这么深刻,对里面的一些细节的理解,听着就像是焦树德专门给方言开了小灶似的。
李正吉听了方言的讲解后,感觉自己对《尪痹刍议》的理解瞬间提升了好几个层次,这种病症他本来没有深刻研究,但是现在多多少少也有了一些自己的看法了。
方言听到他这么说,由衷的赞叹,果然是天才,理解起来就是快。
当然了方言也知道这和自己关系很大。
要不是他将其理解一遍后,将其里面的内容教导给了李正吉,对方根本没可能有现在的理解。
毕竟就算是理解能力再强,也得有名师指导才行啊。
不可能达成方言这种,看完就能加持10年理解的情况。
随后班上的新课程表也出来了,基础课程基本上就没了,正儿八经的都是一些学术医案的分享课程,然后就是去其他医院学习临床。
基本上在研究生课程出来前,他们就用上了完整版大五的课程表。
这个情况也在学校里引起了轰动。
大二大三大四甚至大五的学生,他们从来没想过大一刚入学的班级能够“逆天”到这种程度,多少还是有些不服气的。
不过在知道这些人的情况后,他们顿时就消停了,人家从小就跟着家里人学习临床,算起来方言他们班级所有人的看诊时间,比他们其他班级所有人看诊时间加起来都要长。
这下方言他们的班级,就成了名副其实的精英班级了。
就像是人大那边的少年班一样,一样在校外都掀起了一阵讨论。
方言这几天本来想跟着去学习临床的,但是奈何事情还是有点多,主要还是在协和这块,这几天上午陆陆续续的又来了一些看病的人。
方言上午去协和看了病,下午到学校里,人家临床也学完回来了。
只能在班上听他们上午的临床分享。
关键是分享就分享吧,某些同学的表达能力真是相当蛋疼,就属于那种自己写医案,过段时间自己都看不懂的程度。
最后大家发现方言上午也在看病,而且他讲课还讲的挺好,所以在第二天下午的时候,大家就让方言上台讲了。
疑难杂症什么的,大家听着可带劲了,而且方言还是七大流派,轮着用的类型,几乎就相当于是老师精讲了。
甚至还有老师过来旁听,认为经典的案例还记录下来,到时候直接按照方言讲的和其他班分享就行了。
实在给方言搞的有点无语,不过还好,今天终于算是到了周末,终于不用去上学了。
好不容易有个休息时间,方言在协和那边也没工作,上午查了房,方言就回到家里,准备放松放松。
今天就在家里待着啥地方也不去,和家里人聚会吃东西。
不过越是这么想,越是不得闲。
一到周末,方言家里就热闹了。
陈楷歌两口子周末过来了,老胡两口子也过来了,然后最近看黄飞鸿的小李也过来了,就连没地儿去的老范也过来了。
还有周末回来的小老弟,大姐,以及小姨子。
还好大舅哥一家人没来,要不然加上他们家俩宝贝姑娘,这院子里能闹翻天。
这人一多,方言就不能闲着啊,不光得陪着他们聊天,还得给他们做吃的,大家周末聚会不说是全奔着方言厨艺来的,至少百分之七十的人是奔着这个来的。
人家也不是白吃,自己还带食材过来,上门来礼物也不少。
而且客人上门也没道理往外边撵的道理,当然只能招待着了。
不过方言也没让他们闲着,自己负责做菜,但是肯定不负责备料。
所有人想吃什么,都自己去厨房里备料。
方言就只在一旁指导就行了。
这里除了老胡两口子,就只剩下陈楷歌和小李不上大学了。
陈楷歌这人就处于一个非常无聊的状态下,他自认为自己也是点背,报考北大就差一分,现在已经北影厂的话题人物了,都知道他这个擦线没考上北大的人。
所以等到周末同龄人放假的时候,他都选择跑到方言家里来。
自己老婆也要到这里来看干女儿赵明珠,所以也正合他意。
陈楷歌负责削土豆皮,现在这年头的土豆都不大,全是那种小颗小颗的,陈楷歌削皮技术不行,皮相当的厚实,孙佳林看到这个样子,直接从他手里抢了过去,陈楷歌嘿嘿一笑,也不生气干脆就站起身,和方言他们聊起天来,聊着聊着,就聊到了方言他们最近的宣传安排上去了,他对着方言问道:
“听说你们要拍电影?还请香江的导演和拍摄团队?”
方言才回应道:
“那个是对外宣传的国际版,所以要请香江的团队来。”
陈楷歌对着方言说道:
“给我争个副导演的职位呗,我也去学习学习!”
一旁的孙佳林说道:
“你会说粤语吗?你就学习?”
“……”陈楷歌张了张嘴,他还真不会。
孙佳林现在是越来越不给他面子了,陈楷歌也有些头疼,不过这个时候方言的话缓解了他的尴尬:
“国内一版也要同时拍,到时候可以给你弄个副导演估计没问题。”
方言也不是开空头支票,就算是自己不去说,陈楷歌要去当个副导演估计人家也会答应,主要是他当了副导演,他老爹陈怀恺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去指导支援了。
老陈还是公认的还有几把刷子的导演,虽然擅长的不是这次拍摄的这种类型,但是触类旁通还是可以给出不少意见的。
听到方言这么说,一旁的老胡也说道:
“没问题的,待会儿我就去安排,这次的要求是剧本过了就开拍,速度尽量要快,你要是愿意去帮忙当然是最好不过了。”
老胡还是很会说话的,本来陈楷歌就是无聊想去学习拍电影,到了老胡这里直接就变成帮忙了。
给陈楷歌都听高兴了,自己在家里无所事事被自己媳妇儿瞧不起,要是这段时间能够帮着整出个电影,那至少也说明自己没瞎混啊!
虽然他本来想要参加香江版本的团队,但是事实确实是他不会粤语。
闽南话他倒是会,可惜人家不说。
陈楷歌这边的事儿聊好了,小李那边就问起了香江那边拍摄另外黄飞鸿电视剧的事儿,方言他们先拍摄方言的自传电影,小李害怕自己的事儿被忘了。
老胡对着小李说道:
“放心,工作同样也在安排,现在就是剧本还没敲定,开机的时间可能会稍微慢半个月时间。”
现在怎么老胡也是小李的小师叔,这师侄的事儿,他还是很上心的。
方言听到这话,这才想起黄飞鸿剧本还没定下来。
于是干脆对着他们说道:
“我倒是有些想法,要你们听听?”
众人纷纷看向方言,老胡点点头:
“行啊!说来听听。”
然后方言就开始讲了起来:
“清朝末年,广东佛山乱成一锅粥。洋鬼子开着铁皮船闯进广州港,清兵见了洋人就跟耗子见了猫似的。咱们的黄飞鸿师傅这时候可忙活了——白天在自家医馆“宝芝林“给人看病教拳,晚上还得带着徒弟们巡街防海盗。这大哥心里憋着火呢:练武救国?救个屁!官府见了洋人就下跪,老百姓被卖到金山当“猪仔“,这世道真是烂到根了!”
“某天黄师傅带着徒弟梁宽去码头进货,撞见洋鬼子拿鞭子抽苦力。这帮洋人把中国人当牲口塞进船舱,说是要运到旧金山修铁路。黄飞鸿眼睛一瞪就要动手,结果被衙门提督带着官兵拦住,对他说:黄师傅,洋大人的事咱们可管不得……”
听到这里,厨房里众人顿时来了兴趣,这一开头就很有搞头的样子。
方言接下来就声情并茂的,直接把《黄飞鸿壮志凌云》的电影剧本说了一遍。
“……严振东被黄飞鸿打得铁布衫尽破,临死前吐着血说:“这世道武功再高也斗不过洋枪”黄飞鸿抄起船上的铁锚链当双节棍,把洋鬼子船长抽得哭爹喊娘。最解气的是十三姨点燃了运送**的大船,冲天的火光里,黄师傅抱着她踩着桅杆飞身跳海,背后爆炸的火光把整条珠江都照亮了……”
说到结尾,十三姨在二楼咔嚓按下快门,照片里的黄飞鸿第一次对着镜头露出了笑容,方言一拍巴掌,说道:
“全集完。”
到此众人这才回过神来,小李最先反应,他竖起大拇指:
“精彩!实在是精彩!”
他几乎就把自己带入了故事里,感觉自己好像演了一遍似的。
小老弟也对着方言说道:
“哥,你这个故事太牛了!”
“感觉比我写的都好!”
老范对着方言说道:
“看不出来你还这么会写故事呢,这简直堪称话本了!”
老胡也点点头:
“厉害厉害!”
“虽然没看到画面,但是听你说的,我已经感觉这应该是个非常精彩的故事了。”
其他女眷就更是对着方言一顿夸奖了,能够流畅的把完整的故事说出来,讲的绘声绘色的就已经很不错了。
关键是方言这故事还很精彩。
这就更是难得了。
听完过后,陈楷歌立马站起身,说道:
“不行,我得把这个剧本写下来,免得待会儿忘了。”
孙佳林提醒到:
“这个就不用了吧,剧本可是方哥说的!”
“人家记性好的能把整本书都背下来,别操心了。”
“哦,也对!”陈楷歌听到后立马又坐了下来,刚才给他听激动了,没想到方言记性好的这点。
不过老胡倒是有些不同的意见。
他说道:
“应该写下来啊,直接拿去香江那边润润色,合适的话直接就可以开拍了,现在资金,人员什么都有了,就差剧本了,剧本现在有了,那就该行动起来啊!”
小老弟闻言,当即站起身说道:
“我去写,你们看看有啥地方需要改的。”
听到这话小李也点点头,叠声连道:
“有道理!有道理!”
现在他都迫不及待了。
小老弟一起身,小李也跟了上去,然后陈楷歌也跟了过去,三个人就急急慢慢的去了前院小老弟的房间里,然后在房间里开始你一言我一语还原着刚才方言的故事。
过了大概一个小时的样子,他们终于算是把故事还原了出来。
然后拿给方言,看看有没有啥地方需要修改的。
方言给他们指出了几个地方后,故事就算是完成了。
然后故事就到了老胡手里,老胡找过来他的助理,让直接把故事发给香江那边,不是电报,是直接去机场用今天的飞机带过去。
机场专门有人负责接过去,送去香江。
众人也是惊讶于老胡的财大气粗,不过和拍电影花费比起来,好像也不算啥。
这时候陈楷歌好奇的问道:
“那这么说,小李要去香江拍摄?”
他本来想问问,难道小李会粤语?
结果这时候老胡说道:
“不不,不能在香江拍,取景拍摄肯定是在内地。”
“布景什么的还能制造出一条电影街出来,到时候可以反复用,在香江修建就便宜香江那边了,最好就在京城,这样才是最好的地方,他们那些香江的团队可以直接到这边来,而且在内地,他们也更加听话,不会整出什么事故来。”
老胡对于香江的电影团队还是很清楚尿性的。
所以能够在内地拍,肯定就在内地拍,主要是内地可以享受很多特殊照顾,到了香江那边,鬼知道会遇到什么事情。
正是因为对那边的环境很清楚,说是老胡才会这么说。
陈楷歌说道:
“那也就是说,要弄两个香江拍摄的团队过来?”
老胡点点头说道:
“这也很正常嘛,只要给钱,他们会答应的。”
陈楷歌又问道:
“那小李会粤语吗?”
老胡没想到陈楷歌居然还担心这个问题,说道:
“他不用会粤语,找个广东人翻译就行了,后期再根据播放的市场配个音,一切就搞定了。”
这时候的陈楷歌在可惜,可惜这拍摄时间是几乎是同步的,要是自己能够都蹭个副导演,可就有面子了。
可惜可惜,时间紧任务重啊!
完全不给他多个拍摄剧组刷脸的机会。
不过不管怎么说,今天还是定下来的一个很重要的事儿。
接着下来方言给老胡说了事儿,拍好电影要审核,这块儿最好是找下急救科柳主任,他们家孩子是宣传口的,有他们吱声应该会开很多。
老胡当即心领神会,当即表示自己知道该怎么做了。
……
中午的午饭,除了大姐夫周末警局有事儿没回来,在京城的家里人都到家里了。
饭桌上,老娘突然有些好奇的对着方言询问:
“对了,上次你外公那徒弟,林胜勇和戚勇现在咋样了?”
方言回忆了一下,说道:
“我把事儿就交给林胜勇了,他说肯定给我满意答复,现在还没信呢。”
说罢,方言好奇的对着老娘问道:
“您是听到什么风声了?”
老娘顿了顿,说道:
“昨天有人来找我,说是戚勇家里的人,我当时忙得很,根本没空就打发走了,这会儿才想起来,问问你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戚勇家里人?”方言皱起眉头。
然后对着老娘说道:
“我待会儿打个电话找杨景翔问问吧,他家和林胜勇家里没多远。”
“嗯。”老娘点点头。
这时候老丈人突然也开口了,他问道:
“对了,那个……那个……严金,也就是大金,现在在你们学校图书馆干的怎么样?”
方言笑着回应到:
“业务熟练,态度良好,上班积极,工作负责,现在戴个眼镜完全看不出以前是干啥的,学生都喊他严老师呢。”
老丈人惊讶的说道:
“他这性子还真是被磨下去了?”
方言对着老丈人说道:
“时间还长呢,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现在满打满算的也才不到半个月时间,还得继续观察才行。”
“不过我看他应该是没啥问题的,他干得越久以前的工作也就越是回不去了。”
老丈人点点头。
这时候方言又将话题转向了其他人的大学生活。
家里拢共三个北大的,大姐,小老弟,还有小姨子。
一个法律系,一个中文系,一个新闻系。
不过三个人的上学状态和体验完全不一样。
大姐的法律系知识结构是法典条文加司法实践,压力应该是最大的,多数时候能够体会到理想和现实的碰撞。
小老弟知识结构是文学理论加创作实践,是三个人里最小的,这里是理想主义的地盘,唯一担心的就是经济这块儿,因为写东西如果没有钱,那就很恼火了,不过小老弟明显不用担心这个,他现在是畅销书作家,已经跨越这个阶段了。
小姨子是学新闻的,她的知识结构是传播学和摄影,新闻学这块儿压力也不小,需要实践,总的来说这个系属于是时代洪流的弄潮儿。
只不过最后新闻系最终被分去了人大。
只是她现在还不知道而已。
……
吃完饭过后,方言给杨景翔打了个电话过去,让他帮忙打听下林胜勇那边的情况。
杨景翔答应下来,说是晚点就给方言回电话。
方言也就先把这事儿放到一边了。
接下来,下午终于没事儿了,这几天天气逐渐转暖了。
大家身上的毛衣大衣也脱了下来,换成了更薄的衣服,老范他没带春装就很尴尬,方言家里还有送的布,干脆就带着他去裁缝铺量了尺寸,然后在那边给他定做了两套春装,方言出钱出布,虽然没多少东西,但是依旧给老范感动的不行。
到了京城就只有方言拿他当家里人看了。
在这个地方方言家里是唯一有人情味儿的地方了。
小彭那个家伙的,现在有空就和那个柳寡妇腻在一起,老范估计小彭这个书是读不成了。
方言发现老范应该是嫉妒了,毕竟之前老范认为小彭成不了,结果现在人家眼看着关系越来越近了,没准啥时候小彭就跟着人家柳寡妇回南洋,给人闺女当继父了。
比在这里少奋斗十几年。
毕竟小彭知道自己的短板,知道自己在学习方面不占优势,所以发挥了自己另外的长处也无可厚非。
人家也算是自力更生了。
方言支持每个努力的男人。
就在方言以为下午啥事儿也没有的时候,一个意外的人来敲门来了。
是之前一直想把外公所以遗产据为己有,然后被戳穿后,还在自己面前拿腔拿调的戚勇,他这次见面整个人都有些憔悴。
身上还背着一捆柴。
四合院门一打开,直接‘噗通’一下就跪在了方言家门口。
看到这一幕陈楷歌惊呆了,问道:
“不是,啥情况,强行上门卖柴火来了?”
戚勇说道:
“我是来负荆请罪的!还请方主任高抬贵手!别让林胜勇折磨我们了!”
PS:6000字更新完毕。
月票多了100,又欠大家2000字,目前欠大家52000字。
晚点还有加更。
时间过的很快,转眼又是三天过去了。
自从上次在廖主任家里的事儿过后,胡道虎陆陆续续的就把准备好的那百分之五的股份合同,拿去给老专家们签好了。
期间方言还和了李正吉确认了师兄弟的关系。
现在李正吉方言应该叫师兄,不过李正吉好像有点不习惯叫师弟,只要方言不故意点出来,他还是会称呼方言为“方哥。”
属于是我叫你“兄”,你叫我“哥”了。
就和前世大学里的情况差不多,大家也别管其他的,反正都互相叫哥就对了,哥并不是年龄比自己大,只是表达一种尊敬的称谓。
现在就属于是班上的班长和副班长,都被师兄弟两个给占了。
方言只要不在的时候,李正吉就是班上最大的那个。
两人也交流过一些关于焦树德的医案,让方言有些意外的是,李正吉居然没有学习《尪痹刍议》,说是这本书是后面才写出来的。
方言还专门给他用自己的理解讲解了一遍,给李正吉都听傻了,简直不敢相信方言理解的这么深刻,对里面的一些细节的理解,听着就像是焦树德专门给方言开了小灶似的。
李正吉听了方言的讲解后,感觉自己对《尪痹刍议》的理解瞬间提升了好几个层次,这种病症他本来没有深刻研究,但是现在多多少少也有了一些自己的看法了。
方言听到他这么说,由衷的赞叹,果然是天才,理解起来就是快。
当然了方言也知道这和自己关系很大。
要不是他将其理解一遍后,将其里面的内容教导给了李正吉,对方根本没可能有现在的理解。
毕竟就算是理解能力再强,也得有名师指导才行啊。
不可能达成方言这种,看完就能加持10年理解的情况。
随后班上的新课程表也出来了,基础课程基本上就没了,正儿八经的都是一些学术医案的分享课程,然后就是去其他医院学习临床。
基本上在研究生课程出来前,他们就用上了完整版大五的课程表。
这个情况也在学校里引起了轰动。
大二大三大四甚至大五的学生,他们从来没想过大一刚入学的班级能够“逆天”到这种程度,多少还是有些不服气的。
不过在知道这些人的情况后,他们顿时就消停了,人家从小就跟着家里人学习临床,算起来方言他们班级所有人的看诊时间,比他们其他班级所有人看诊时间加起来都要长。
这下方言他们的班级,就成了名副其实的精英班级了。
就像是人大那边的少年班一样,一样在校外都掀起了一阵讨论。
方言这几天本来想跟着去学习临床的,但是奈何事情还是有点多,主要还是在协和这块,这几天上午陆陆续续的又来了一些看病的人。
方言上午去协和看了病,下午到学校里,人家临床也学完回来了。
只能在班上听他们上午的临床分享。
关键是分享就分享吧,某些同学的表达能力真是相当蛋疼,就属于那种自己写医案,过段时间自己都看不懂的程度。
最后大家发现方言上午也在看病,而且他讲课还讲的挺好,所以在第二天下午的时候,大家就让方言上台讲了。
疑难杂症什么的,大家听着可带劲了,而且方言还是七大流派,轮着用的类型,几乎就相当于是老师精讲了。
甚至还有老师过来旁听,认为经典的案例还记录下来,到时候直接按照方言讲的和其他班分享就行了。
实在给方言搞的有点无语,不过还好,今天终于算是到了周末,终于不用去上学了。
好不容易有个休息时间,方言在协和那边也没工作,上午查了房,方言就回到家里,准备放松放松。
今天就在家里待着啥地方也不去,和家里人聚会吃东西。
不过越是这么想,越是不得闲。
一到周末,方言家里就热闹了。
陈楷歌两口子周末过来了,老胡两口子也过来了,然后最近看黄飞鸿的小李也过来了,就连没地儿去的老范也过来了。
还有周末回来的小老弟,大姐,以及小姨子。
还好大舅哥一家人没来,要不然加上他们家俩宝贝姑娘,这院子里能闹翻天。
这人一多,方言就不能闲着啊,不光得陪着他们聊天,还得给他们做吃的,大家周末聚会不说是全奔着方言厨艺来的,至少百分之七十的人是奔着这个来的。
人家也不是白吃,自己还带食材过来,上门来礼物也不少。
而且客人上门也没道理往外边撵的道理,当然只能招待着了。
不过方言也没让他们闲着,自己负责做菜,但是肯定不负责备料。
所有人想吃什么,都自己去厨房里备料。
方言就只在一旁指导就行了。
这里除了老胡两口子,就只剩下陈楷歌和小李不上大学了。
陈楷歌这人就处于一个非常无聊的状态下,他自认为自己也是点背,报考北大就差一分,现在已经北影厂的话题人物了,都知道他这个擦线没考上北大的人。
所以等到周末同龄人放假的时候,他都选择跑到方言家里来。
自己老婆也要到这里来看干女儿赵明珠,所以也正合他意。
陈楷歌负责削土豆皮,现在这年头的土豆都不大,全是那种小颗小颗的,陈楷歌削皮技术不行,皮相当的厚实,孙佳林看到这个样子,直接从他手里抢了过去,陈楷歌嘿嘿一笑,也不生气干脆就站起身,和方言他们聊起天来,聊着聊着,就聊到了方言他们最近的宣传安排上去了,他对着方言问道:
“听说你们要拍电影?还请香江的导演和拍摄团队?”
方言才回应道:
“那个是对外宣传的国际版,所以要请香江的团队来。”
陈楷歌对着方言说道:
“给我争个副导演的职位呗,我也去学习学习!”
一旁的孙佳林说道:
“你会说粤语吗?你就学习?”
“……”陈楷歌张了张嘴,他还真不会。
孙佳林现在是越来越不给他面子了,陈楷歌也有些头疼,不过这个时候方言的话缓解了他的尴尬:
“国内一版也要同时拍,到时候可以给你弄个副导演估计没问题。”
方言也不是开空头支票,就算是自己不去说,陈楷歌要去当个副导演估计人家也会答应,主要是他当了副导演,他老爹陈怀恺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去指导支援了。
老陈还是公认的还有几把刷子的导演,虽然擅长的不是这次拍摄的这种类型,但是触类旁通还是可以给出不少意见的。
听到方言这么说,一旁的老胡也说道:
“没问题的,待会儿我就去安排,这次的要求是剧本过了就开拍,速度尽量要快,你要是愿意去帮忙当然是最好不过了。”
老胡还是很会说话的,本来陈楷歌就是无聊想去学习拍电影,到了老胡这里直接就变成帮忙了。
给陈楷歌都听高兴了,自己在家里无所事事被自己媳妇儿瞧不起,要是这段时间能够帮着整出个电影,那至少也说明自己没瞎混啊!
虽然他本来想要参加香江版本的团队,但是事实确实是他不会粤语。
闽南话他倒是会,可惜人家不说。
陈楷歌这边的事儿聊好了,小李那边就问起了香江那边拍摄另外黄飞鸿电视剧的事儿,方言他们先拍摄方言的自传电影,小李害怕自己的事儿被忘了。
老胡对着小李说道:
“放心,工作同样也在安排,现在就是剧本还没敲定,开机的时间可能会稍微慢半个月时间。”
现在怎么老胡也是小李的小师叔,这师侄的事儿,他还是很上心的。
方言听到这话,这才想起黄飞鸿剧本还没定下来。
于是干脆对着他们说道:
“我倒是有些想法,要你们听听?”
众人纷纷看向方言,老胡点点头:
“行啊!说来听听。”
然后方言就开始讲了起来:
“清朝末年,广东佛山乱成一锅粥。洋鬼子开着铁皮船闯进广州港,清兵见了洋人就跟耗子见了猫似的。咱们的黄飞鸿师傅这时候可忙活了——白天在自家医馆“宝芝林“给人看病教拳,晚上还得带着徒弟们巡街防海盗。这大哥心里憋着火呢:练武救国?救个屁!官府见了洋人就下跪,老百姓被卖到金山当“猪仔“,这世道真是烂到根了!”
“某天黄师傅带着徒弟梁宽去码头进货,撞见洋鬼子拿鞭子抽苦力。这帮洋人把中国人当牲口塞进船舱,说是要运到旧金山修铁路。黄飞鸿眼睛一瞪就要动手,结果被衙门提督带着官兵拦住,对他说:黄师傅,洋大人的事咱们可管不得……”
听到这里,厨房里众人顿时来了兴趣,这一开头就很有搞头的样子。
方言接下来就声情并茂的,直接把《黄飞鸿壮志凌云》的电影剧本说了一遍。
“……严振东被黄飞鸿打得铁布衫尽破,临死前吐着血说:“这世道武功再高也斗不过洋枪”黄飞鸿抄起船上的铁锚链当双节棍,把洋鬼子船长抽得哭爹喊娘。最解气的是十三姨点燃了运送**的大船,冲天的火光里,黄师傅抱着她踩着桅杆飞身跳海,背后爆炸的火光把整条珠江都照亮了……”
说到结尾,十三姨在二楼咔嚓按下快门,照片里的黄飞鸿第一次对着镜头露出了笑容,方言一拍巴掌,说道:
“全集完。”
到此众人这才回过神来,小李最先反应,他竖起大拇指:
“精彩!实在是精彩!”
他几乎就把自己带入了故事里,感觉自己好像演了一遍似的。
小老弟也对着方言说道:
“哥,你这个故事太牛了!”
“感觉比我写的都好!”
老范对着方言说道:
“看不出来你还这么会写故事呢,这简直堪称话本了!”
老胡也点点头:
“厉害厉害!”
“虽然没看到画面,但是听你说的,我已经感觉这应该是个非常精彩的故事了。”
其他女眷就更是对着方言一顿夸奖了,能够流畅的把完整的故事说出来,讲的绘声绘色的就已经很不错了。
关键是方言这故事还很精彩。
这就更是难得了。
听完过后,陈楷歌立马站起身,说道:
“不行,我得把这个剧本写下来,免得待会儿忘了。”
孙佳林提醒到:
“这个就不用了吧,剧本可是方哥说的!”
“人家记性好的能把整本书都背下来,别操心了。”
“哦,也对!”陈楷歌听到后立马又坐了下来,刚才给他听激动了,没想到方言记性好的这点。
不过老胡倒是有些不同的意见。
他说道:
“应该写下来啊,直接拿去香江那边润润色,合适的话直接就可以开拍了,现在资金,人员什么都有了,就差剧本了,剧本现在有了,那就该行动起来啊!”
小老弟闻言,当即站起身说道:
“我去写,你们看看有啥地方需要改的。”
听到这话小李也点点头,叠声连道:
“有道理!有道理!”
现在他都迫不及待了。
小老弟一起身,小李也跟了上去,然后陈楷歌也跟了过去,三个人就急急慢慢的去了前院小老弟的房间里,然后在房间里开始你一言我一语还原着刚才方言的故事。
过了大概一个小时的样子,他们终于算是把故事还原了出来。
然后拿给方言,看看有没有啥地方需要修改的。
方言给他们指出了几个地方后,故事就算是完成了。
然后故事就到了老胡手里,老胡找过来他的助理,让直接把故事发给香江那边,不是电报,是直接去机场用今天的飞机带过去。
机场专门有人负责接过去,送去香江。
众人也是惊讶于老胡的财大气粗,不过和拍电影花费比起来,好像也不算啥。
这时候陈楷歌好奇的问道:
“那这么说,小李要去香江拍摄?”
他本来想问问,难道小李会粤语?
结果这时候老胡说道:
“不不,不能在香江拍,取景拍摄肯定是在内地。”
“布景什么的还能制造出一条电影街出来,到时候可以反复用,在香江修建就便宜香江那边了,最好就在京城,这样才是最好的地方,他们那些香江的团队可以直接到这边来,而且在内地,他们也更加听话,不会整出什么事故来。”
老胡对于香江的电影团队还是很清楚尿性的。
所以能够在内地拍,肯定就在内地拍,主要是内地可以享受很多特殊照顾,到了香江那边,鬼知道会遇到什么事情。
正是因为对那边的环境很清楚,说是老胡才会这么说。
陈楷歌说道:
“那也就是说,要弄两个香江拍摄的团队过来?”
老胡点点头说道:
“这也很正常嘛,只要给钱,他们会答应的。”
陈楷歌又问道:
“那小李会粤语吗?”
老胡没想到陈楷歌居然还担心这个问题,说道:
“他不用会粤语,找个广东人翻译就行了,后期再根据播放的市场配个音,一切就搞定了。”
这时候的陈楷歌在可惜,可惜这拍摄时间是几乎是同步的,要是自己能够都蹭个副导演,可就有面子了。
可惜可惜,时间紧任务重啊!
完全不给他多个拍摄剧组刷脸的机会。
不过不管怎么说,今天还是定下来的一个很重要的事儿。
接着下来方言给老胡说了事儿,拍好电影要审核,这块儿最好是找下急救科柳主任,他们家孩子是宣传口的,有他们吱声应该会开很多。
老胡当即心领神会,当即表示自己知道该怎么做了。
……
中午的午饭,除了大姐夫周末警局有事儿没回来,在京城的家里人都到家里了。
饭桌上,老娘突然有些好奇的对着方言询问:
“对了,上次你外公那徒弟,林胜勇和戚勇现在咋样了?”
方言回忆了一下,说道:
“我把事儿就交给林胜勇了,他说肯定给我满意答复,现在还没信呢。”
说罢,方言好奇的对着老娘问道:
“您是听到什么风声了?”
老娘顿了顿,说道:
“昨天有人来找我,说是戚勇家里的人,我当时忙得很,根本没空就打发走了,这会儿才想起来,问问你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戚勇家里人?”方言皱起眉头。
然后对着老娘说道:
“我待会儿打个电话找杨景翔问问吧,他家和林胜勇家里没多远。”
“嗯。”老娘点点头。
这时候老丈人突然也开口了,他问道:
“对了,那个……那个……严金,也就是大金,现在在你们学校图书馆干的怎么样?”
方言笑着回应到:
“业务熟练,态度良好,上班积极,工作负责,现在戴个眼镜完全看不出以前是干啥的,学生都喊他严老师呢。”
老丈人惊讶的说道:
“他这性子还真是被磨下去了?”
方言对着老丈人说道:
“时间还长呢,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现在满打满算的也才不到半个月时间,还得继续观察才行。”
“不过我看他应该是没啥问题的,他干得越久以前的工作也就越是回不去了。”
老丈人点点头。
这时候方言又将话题转向了其他人的大学生活。
家里拢共三个北大的,大姐,小老弟,还有小姨子。
一个法律系,一个中文系,一个新闻系。
不过三个人的上学状态和体验完全不一样。
大姐的法律系知识结构是法典条文加司法实践,压力应该是最大的,多数时候能够体会到理想和现实的碰撞。
小老弟知识结构是文学理论加创作实践,是三个人里最小的,这里是理想主义的地盘,唯一担心的就是经济这块儿,因为写东西如果没有钱,那就很恼火了,不过小老弟明显不用担心这个,他现在是畅销书作家,已经跨越这个阶段了。
小姨子是学新闻的,她的知识结构是传播学和摄影,新闻学这块儿压力也不小,需要实践,总的来说这个系属于是时代洪流的弄潮儿。
只不过最后新闻系最终被分去了人大。
只是她现在还不知道而已。
……
吃完饭过后,方言给杨景翔打了个电话过去,让他帮忙打听下林胜勇那边的情况。
杨景翔答应下来,说是晚点就给方言回电话。
方言也就先把这事儿放到一边了。
接下来,下午终于没事儿了,这几天天气逐渐转暖了。
大家身上的毛衣大衣也脱了下来,换成了更薄的衣服,老范他没带春装就很尴尬,方言家里还有送的布,干脆就带着他去裁缝铺量了尺寸,然后在那边给他定做了两套春装,方言出钱出布,虽然没多少东西,但是依旧给老范感动的不行。
到了京城就只有方言拿他当家里人看了。
在这个地方方言家里是唯一有人情味儿的地方了。
小彭那个家伙的,现在有空就和那个柳寡妇腻在一起,老范估计小彭这个书是读不成了。
方言发现老范应该是嫉妒了,毕竟之前老范认为小彭成不了,结果现在人家眼看着关系越来越近了,没准啥时候小彭就跟着人家柳寡妇回南洋,给人闺女当继父了。
比在这里少奋斗十几年。
毕竟小彭知道自己的短板,知道自己在学习方面不占优势,所以发挥了自己另外的长处也无可厚非。
人家也算是自力更生了。
方言支持每个努力的男人。
就在方言以为下午啥事儿也没有的时候,一个意外的人来敲门来了。
是之前一直想把外公所以遗产据为己有,然后被戳穿后,还在自己面前拿腔拿调的戚勇,他这次见面整个人都有些憔悴。
身上还背着一捆柴。
四合院门一打开,直接‘噗通’一下就跪在了方言家门口。
看到这一幕陈楷歌惊呆了,问道:
“不是,啥情况,强行上门卖柴火来了?”
戚勇说道:
“我是来负荆请罪的!还请方主任高抬贵手!别让林胜勇折磨我们了!”
PS:6000字更新完毕。
月票多了100,又欠大家2000字,目前欠大家52000字。
晚点还有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