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你一言我一语,从外伤救治谈到内症调理,从常见病症说到疑难杂症。
傅颖芝时而凝神倾听,时而提出独到见解,神医则时而抚掌赞叹,时而耐心解答。说到兴起处,神医甚至取出随身携带的银针,在案几上比画起来。
窗外的日影渐渐拉长,书房内的茶换了一壶又一壶,不知不觉便已日上三竿。
神医望着对面这位年纪虽轻却气度不凡的伯府三小姐,不由再次感叹道,“三小姐方才对于‘幽门十二针’的独到见解,实在令老夫茅塞顿开。”
他轻啜一口茶,忽而抬眼问道,“不知三小姐师从何人?”
傅颖芝抿唇浅笑道,“偶得西域奇人相传,胡乱学了些皮毛罢了。”
“三小姐过谦了。”神医放下茶盏,见傅颖芝似有所隐瞒,便也没再多问,只是再次感叹道,“三小姐这一身医术,老夫活了大半辈子也难得一遇。若就此埋没,实在是天下苍生的损失啊。”
傅颖芝闻言,垂眸沉吟片刻后,轻启朱唇,“先生适才说的‘以慈悲为鼎,以岐黄为薪’的道理,当真令颖芝如醍醐灌顶一般。”
她的目光落在墙角那盆半枯的兰草上,记忆中那些病患蜡黄的面容、枯瘦的指节,以及病榻上痛苦的呻吟声,都如潮水般涌上心头,她指尖无意识地绞着帕子,若有所思道,“要是真能在此处开间医馆……”
神医闻言,手中的茶盏微微一震,茶水溅出几滴在洁白的衣袍上也不甚在意。
他激动地站起身,朗声道,“三小姐当真如此想?”
见傅颖芝点头,他朗声笑道,“好!好!若三小姐真开了间医馆,老夫定当全力相助!”
正说话间,门外传来更漏声,已是午时三刻。
二人这才惊觉时光飞逝,神医连忙起身道,“不曾想竟聊到这个时候,耽误三小姐了。”
傅颖芝福了福身,笑曰,“能得您赐教,颖芝荣幸之至,何谈耽误?”
二人遂起身欲走,傅颖芝忽将声音压低几分,对神医道,“今日之事,还望您莫要在府中细说颖芝医术深浅。颖芝...终究不愿太过招摇。”
神医深知世家水深,闻言点了点头道,“三小姐放心。”
“还有一事相托。”傅颖芝福了福身,“那日我偶然发现府中安姨娘有喜,稍后出门,众人必会询问今日所谓何事。还望神医……”
“老夫明白。”神医轻轻一笑,道,“不如三小姐这就与老夫同去给伯爷报个喜?”
……
府中正厅内。
敬文伯坐在主位上,眉头微蹙,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手中的茶杯,似有几分不安。他身旁的温氏摇着团扇,时不时地朝门外张望,眸中闪过一丝不耐。安氏,傅明月和傅静安分坐两侧,静默不语。
因神医此次登门事关重大,敬文伯特命全府上下齐聚正厅恭候,以示郑重。
见傅颖芝和神医一前一后从内室走出,众人慌忙起身相迎。
温氏见傅颖芝神色凝重,若有所思。而神医却步履如风,二人并未作过多交谈,眸中不由闪过一丝精光。
她上前几步,对着神医福了福身,柔声道,“神医,可是府上这三小姐又惹了祸事?”她声音温婉,却带着几分刻意的讨好,“妾身在这里替三小姐赔罪了,还请您莫要生气。”
神医并未理会她,径直转向敬文伯,开口道,“贵府可是有人怀孕?”
此言一出,厅内顿时鸦雀无声。安氏猛地抬头,见傅颖芝在神医身后对她点了点头,方才定下心来。
敬文伯一脸茫然,正要开口否认,便见站在角落的安氏“扑通”一声跪了下来。
“妾身……妾身有孕。”安氏低着头,低声道。
她偷偷抬眼看了看敬文伯和众人,又急忙补充,“只是月份尚浅,妾身担心胎儿未坐稳,便没有相告。”
敬文伯闻言,瞳孔骤然紧缩,猛地转头望向跪伏在地的安氏。
要知道,敬文伯府已经多年没有子嗣了。
“这……这……”敬文伯激动得语无伦次,转向神医,难以置信道,“神医,此话当真?”
神医点了点头,朗声道,"今日老朽在宫中与钦天监大人闲谈,他观天象算得一卦,说京城将有一不凡之子降世。老朽循着卦象寻来,不想竟应在贵府。恭喜伯爷了!"
敬文伯下意识要唤府医前来,忽忆起神医就在眼前,便生生将话咽了回去,心中也再不疑有他。
神医与傅颖芝对视一眼后,看向敬文伯拱手作别。
“神医留步!”敬文伯三步并作两步追上前去,脸上堆满了笑容,殷勤道,“我送您出府!”
温氏站在原地,手中的团扇“啪”地掉在地上。她死死盯着安氏那还未隆起的腹部,涂着蔻丹的指甲深深掐进掌心,眸中闪过一丝狠毒。
这几日她确实察觉到安氏的反常,原想过些时日找个由头查验清楚再动手不迟,未料今日竟被当众揭破。如今事已至此,再要动手怕是难上加难,思及此处,不由心中一阵懊悔。
敬文伯府外,人头攒动。
府门开启的刹那,围观的百姓纷纷踮足引颈,想一睹神医风姿。
只见往日不苟言笑的伯爷,此时正一路小跑着跟在那白衣帷帽之人身后,满面春风,不时点头哈腰地说着,"神医慢走"、“改日定当登门拜谢”之类话语。
一时间,窃窃私语声此起彼伏。
敬文伯旁若无人般负手而立与府门台阶处,目送神医的车架缓缓驶离,直到那辆漆黑的马车转过街角消失不见,这才恋恋不舍地收回目光。
他挺了挺腰板,不自觉地哼起了小曲,步伐轻快地转身向院内走去。
却全然未觉,就在此时,一辆青布蒲帘的马车正碾过青石板路,缓缓朝着敬文伯府的方向驶来。
车檐下悬着的一方巾幡随风轻扬,幡角绣着的暗纹在阳光下若隐若现,似在宣告着主人的身份的不凡......
傅颖芝时而凝神倾听,时而提出独到见解,神医则时而抚掌赞叹,时而耐心解答。说到兴起处,神医甚至取出随身携带的银针,在案几上比画起来。
窗外的日影渐渐拉长,书房内的茶换了一壶又一壶,不知不觉便已日上三竿。
神医望着对面这位年纪虽轻却气度不凡的伯府三小姐,不由再次感叹道,“三小姐方才对于‘幽门十二针’的独到见解,实在令老夫茅塞顿开。”
他轻啜一口茶,忽而抬眼问道,“不知三小姐师从何人?”
傅颖芝抿唇浅笑道,“偶得西域奇人相传,胡乱学了些皮毛罢了。”
“三小姐过谦了。”神医放下茶盏,见傅颖芝似有所隐瞒,便也没再多问,只是再次感叹道,“三小姐这一身医术,老夫活了大半辈子也难得一遇。若就此埋没,实在是天下苍生的损失啊。”
傅颖芝闻言,垂眸沉吟片刻后,轻启朱唇,“先生适才说的‘以慈悲为鼎,以岐黄为薪’的道理,当真令颖芝如醍醐灌顶一般。”
她的目光落在墙角那盆半枯的兰草上,记忆中那些病患蜡黄的面容、枯瘦的指节,以及病榻上痛苦的呻吟声,都如潮水般涌上心头,她指尖无意识地绞着帕子,若有所思道,“要是真能在此处开间医馆……”
神医闻言,手中的茶盏微微一震,茶水溅出几滴在洁白的衣袍上也不甚在意。
他激动地站起身,朗声道,“三小姐当真如此想?”
见傅颖芝点头,他朗声笑道,“好!好!若三小姐真开了间医馆,老夫定当全力相助!”
正说话间,门外传来更漏声,已是午时三刻。
二人这才惊觉时光飞逝,神医连忙起身道,“不曾想竟聊到这个时候,耽误三小姐了。”
傅颖芝福了福身,笑曰,“能得您赐教,颖芝荣幸之至,何谈耽误?”
二人遂起身欲走,傅颖芝忽将声音压低几分,对神医道,“今日之事,还望您莫要在府中细说颖芝医术深浅。颖芝...终究不愿太过招摇。”
神医深知世家水深,闻言点了点头道,“三小姐放心。”
“还有一事相托。”傅颖芝福了福身,“那日我偶然发现府中安姨娘有喜,稍后出门,众人必会询问今日所谓何事。还望神医……”
“老夫明白。”神医轻轻一笑,道,“不如三小姐这就与老夫同去给伯爷报个喜?”
……
府中正厅内。
敬文伯坐在主位上,眉头微蹙,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手中的茶杯,似有几分不安。他身旁的温氏摇着团扇,时不时地朝门外张望,眸中闪过一丝不耐。安氏,傅明月和傅静安分坐两侧,静默不语。
因神医此次登门事关重大,敬文伯特命全府上下齐聚正厅恭候,以示郑重。
见傅颖芝和神医一前一后从内室走出,众人慌忙起身相迎。
温氏见傅颖芝神色凝重,若有所思。而神医却步履如风,二人并未作过多交谈,眸中不由闪过一丝精光。
她上前几步,对着神医福了福身,柔声道,“神医,可是府上这三小姐又惹了祸事?”她声音温婉,却带着几分刻意的讨好,“妾身在这里替三小姐赔罪了,还请您莫要生气。”
神医并未理会她,径直转向敬文伯,开口道,“贵府可是有人怀孕?”
此言一出,厅内顿时鸦雀无声。安氏猛地抬头,见傅颖芝在神医身后对她点了点头,方才定下心来。
敬文伯一脸茫然,正要开口否认,便见站在角落的安氏“扑通”一声跪了下来。
“妾身……妾身有孕。”安氏低着头,低声道。
她偷偷抬眼看了看敬文伯和众人,又急忙补充,“只是月份尚浅,妾身担心胎儿未坐稳,便没有相告。”
敬文伯闻言,瞳孔骤然紧缩,猛地转头望向跪伏在地的安氏。
要知道,敬文伯府已经多年没有子嗣了。
“这……这……”敬文伯激动得语无伦次,转向神医,难以置信道,“神医,此话当真?”
神医点了点头,朗声道,"今日老朽在宫中与钦天监大人闲谈,他观天象算得一卦,说京城将有一不凡之子降世。老朽循着卦象寻来,不想竟应在贵府。恭喜伯爷了!"
敬文伯下意识要唤府医前来,忽忆起神医就在眼前,便生生将话咽了回去,心中也再不疑有他。
神医与傅颖芝对视一眼后,看向敬文伯拱手作别。
“神医留步!”敬文伯三步并作两步追上前去,脸上堆满了笑容,殷勤道,“我送您出府!”
温氏站在原地,手中的团扇“啪”地掉在地上。她死死盯着安氏那还未隆起的腹部,涂着蔻丹的指甲深深掐进掌心,眸中闪过一丝狠毒。
这几日她确实察觉到安氏的反常,原想过些时日找个由头查验清楚再动手不迟,未料今日竟被当众揭破。如今事已至此,再要动手怕是难上加难,思及此处,不由心中一阵懊悔。
敬文伯府外,人头攒动。
府门开启的刹那,围观的百姓纷纷踮足引颈,想一睹神医风姿。
只见往日不苟言笑的伯爷,此时正一路小跑着跟在那白衣帷帽之人身后,满面春风,不时点头哈腰地说着,"神医慢走"、“改日定当登门拜谢”之类话语。
一时间,窃窃私语声此起彼伏。
敬文伯旁若无人般负手而立与府门台阶处,目送神医的车架缓缓驶离,直到那辆漆黑的马车转过街角消失不见,这才恋恋不舍地收回目光。
他挺了挺腰板,不自觉地哼起了小曲,步伐轻快地转身向院内走去。
却全然未觉,就在此时,一辆青布蒲帘的马车正碾过青石板路,缓缓朝着敬文伯府的方向驶来。
车檐下悬着的一方巾幡随风轻扬,幡角绣着的暗纹在阳光下若隐若现,似在宣告着主人的身份的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