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文伯昂首阔步踏入府门,脚下生风,袍角翻飞间尽显意气风发之态。
"恭喜老爷!贺喜老爷!"管事第一个反应过来,连忙上前作揖道喜,府中众人也纷纷反应过来,一时间,道贺之时不绝于耳。
敬文伯乐的合不拢嘴,他转向安氏不住搓手,连声吩咐下人道,“去准备最好的安胎药!从今日起,安姨**饮食起居都要格外注意!”说着又像是想起什么似的,急急补充道,“再添两个伶俐的丫头伺候着。”
管事领命,匆匆退下张罗起来。
温氏强撑着笑脸,上前拉着安氏的手,假意关心道,“妹妹怎么不早说?这要是出了差错可怎么好?”她面上堆笑,眸中却一片冰冷,“以后有什么需要,尽管跟姐姐说。”
安氏怯怯地点了点了,却是下意识地护住了腹部。
就在这一片暗流涌动之际,忽见一个小厮匆匆跑了过来,高声禀报道,“老爷!老爷!颜大人来了!”
“颜大人?”敬文伯一时有些恍惚。
“回老爷,是都察院御史颜大人!”小厮见状,慌忙补充道,“先下车驾已经到门口了!”
敬文伯闻言,笑容顿时僵在脸上。他猛地站起身来,袍袖带风地疾步向外走去。
甫一出门,便见那辆青布蒲帘的马车已静静停驻在阶前。
敬文伯眯起眼睛仔细辨认车驾上巾幡的徽记,待看清那确实是御史台的旌节时,不由倒吸一口冷气。
他悄悄掐了掐自己的大腿,暗自嘀咕道,"今儿个是什么黄道吉日,竟接连着有贵人登门?"
说起来这位颜御史可是当今圣上跟前炙手可热的人物,短短半年时间竟连擢**,这般青云直上在大祁可是自开国以来都绝无仅有的。
偏生这位大人性情刚直,最讨厌谄媚之徒,朝中多少王公大臣都想攀附却不得其门,不曾想,今**竟亲自登了伯爵府的门,敬文伯一时又惊又喜,竟有些手足无措。
他慌忙整了整衣冠,堆起笑意迎上前去,腰弯得极低,"下官见过颜大人!不知大人驾到,有失远迎,还望恕罪!"
颜御史听到动静,抬手掀起车帘,朝着敬文伯微微颔了颔首后,从容不迫地下了马车。
他约莫四十出头,面容清癯,一双眼睛炯炯有神,身着一身靛蓝色的便服,腰间只系着一块朴素的羊脂玉佩,周身却自有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
他朗声道,"伯爷不必多礼,本官今日是专程来道谢的。"
敬文伯闻言一愣,心中更加忐忑。他慌忙侧身引路道,“大人里面请。"
面上恭敬,心里却不由打鼓道,自己何时与这位铁面御史有过交集?
……
正厅里,下人们已经备好了西山白露和时令点心。
颜大人入座后,只是与敬文伯客气了几句,便点名要见三小姐傅颖芝。
敬文伯心中一惊,面上却不敢怠慢,连忙吩咐下人道,"快去请三小姐过来。"
约莫一盏茶的功夫,傅颖芝便已来到了正厅。
她先向父亲福了一礼,又转向颜大人盈盈下拜,“不知大人驾到,有失远迎。"
颜御史在见到傅颖芝的那刻不由眼眶一红,竟不顾身份地站起身来,对着这位面前的少女深深一揖,恭敬道,”三小姐救命之恩,颜某没齿难忘。"
这一举动惊得敬文伯手中茶盏一颤,险些失手。
他瞪大眼睛看着眼前这一幕,怎么也想不通自家这个平日里不显山不露水的女儿,何时竟成了御史大人的恩人?
原来半月前,傅颖芝便凭着记忆,带着琴音登了门,主动要求医治这位身患肺痨的小姑娘,颜家小女这病,自小遍访名医都无果,但自从得了傅颖芝的独门方子后,不过旬日,小甜的气色便好转许多,现下已是活蹦乱跳了。
“大人言重了。”傅颖芝浅笑着扶起颜御史,轻声道,“令爱年龄甚小且病症不重,及时调理自然能够痊愈。倒是大人为百姓操劳,更当保重身体才是。”她不卑不亢,言谈举止间透着一股超乎年龄的沉稳气度。
“还有……那件事。”颜令舟压低声音,目光若有似无地扫过敬文伯。
“那件事是大人明察秋毫,小女不过稍作提点。若无大人运筹帷幄,此事断难成局。”傅颖芝唇角微扬,神色却格外郑重的说道。
颜御史闻言,深深一揖,正色道,“三小姐是颜某的恩人,日后若有需要,颜某定当鼎力相助。”
二人在敬文伯面前公然打起了哑谜,令敬文伯如坐针毡,震惊不已。
他手中的茶早已凉透,额上渗出细密汗珠。这个平时默默无闻的三女儿,何时竟有了这般能耐?
二人交谈片刻后,颜御史起身告辞。
敬文伯慌忙恭敬相送,看着越来越远的车驾,他擦了擦额头的汗,心中打定主意要与这三女儿长谈一番。
……
书房里,檀香袅袅。
敬文伯亲自为傅颖芝斟了杯茶,脸上堆起罕见的慈爱笑容,温声道,"颖芝啊,为父这些年忙于公务,对你多有疏忽……"
傅颖芝捧着茶盏,目光落在窗外的竹影上。她听着父亲在耳边絮絮叨叨地说着自己的养育之恩,心中不由一片冰凉。
她放下茶盏,抬眼直视父亲,那双清澈的眸子里没有一丝温度。
敬文伯心中一沉,犹豫间还是开口道,“如今你得贵人赏识,为父这为官之路……”
还不等他说完,傅颖芝便轻声打断道,"如今我不与父亲作对,便是念着您是生父,已是感恩。“她的声音很轻,却字字如冰,”如若再把话说开点,恩断义绝对你我二人都不是好事。"
敬文伯碰了一鼻子灰,脸上的笑容顿时僵住了。他张了张嘴,却什么也说不出来。
……
这一天,神医和御史的接连到来,让坊间对于这位三小姐的传闻更是沸沸扬扬。
茶楼酒肆间,众人交口相传着她过往的种种传奇事迹,添油加醋间竟将傅颖芝捧得如同神人一般。
无人注意到,一个老婆子正悄悄从人群中抽身,步履匆匆向着国公府内走去……
"恭喜老爷!贺喜老爷!"管事第一个反应过来,连忙上前作揖道喜,府中众人也纷纷反应过来,一时间,道贺之时不绝于耳。
敬文伯乐的合不拢嘴,他转向安氏不住搓手,连声吩咐下人道,“去准备最好的安胎药!从今日起,安姨**饮食起居都要格外注意!”说着又像是想起什么似的,急急补充道,“再添两个伶俐的丫头伺候着。”
管事领命,匆匆退下张罗起来。
温氏强撑着笑脸,上前拉着安氏的手,假意关心道,“妹妹怎么不早说?这要是出了差错可怎么好?”她面上堆笑,眸中却一片冰冷,“以后有什么需要,尽管跟姐姐说。”
安氏怯怯地点了点了,却是下意识地护住了腹部。
就在这一片暗流涌动之际,忽见一个小厮匆匆跑了过来,高声禀报道,“老爷!老爷!颜大人来了!”
“颜大人?”敬文伯一时有些恍惚。
“回老爷,是都察院御史颜大人!”小厮见状,慌忙补充道,“先下车驾已经到门口了!”
敬文伯闻言,笑容顿时僵在脸上。他猛地站起身来,袍袖带风地疾步向外走去。
甫一出门,便见那辆青布蒲帘的马车已静静停驻在阶前。
敬文伯眯起眼睛仔细辨认车驾上巾幡的徽记,待看清那确实是御史台的旌节时,不由倒吸一口冷气。
他悄悄掐了掐自己的大腿,暗自嘀咕道,"今儿个是什么黄道吉日,竟接连着有贵人登门?"
说起来这位颜御史可是当今圣上跟前炙手可热的人物,短短半年时间竟连擢**,这般青云直上在大祁可是自开国以来都绝无仅有的。
偏生这位大人性情刚直,最讨厌谄媚之徒,朝中多少王公大臣都想攀附却不得其门,不曾想,今**竟亲自登了伯爵府的门,敬文伯一时又惊又喜,竟有些手足无措。
他慌忙整了整衣冠,堆起笑意迎上前去,腰弯得极低,"下官见过颜大人!不知大人驾到,有失远迎,还望恕罪!"
颜御史听到动静,抬手掀起车帘,朝着敬文伯微微颔了颔首后,从容不迫地下了马车。
他约莫四十出头,面容清癯,一双眼睛炯炯有神,身着一身靛蓝色的便服,腰间只系着一块朴素的羊脂玉佩,周身却自有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
他朗声道,"伯爷不必多礼,本官今日是专程来道谢的。"
敬文伯闻言一愣,心中更加忐忑。他慌忙侧身引路道,“大人里面请。"
面上恭敬,心里却不由打鼓道,自己何时与这位铁面御史有过交集?
……
正厅里,下人们已经备好了西山白露和时令点心。
颜大人入座后,只是与敬文伯客气了几句,便点名要见三小姐傅颖芝。
敬文伯心中一惊,面上却不敢怠慢,连忙吩咐下人道,"快去请三小姐过来。"
约莫一盏茶的功夫,傅颖芝便已来到了正厅。
她先向父亲福了一礼,又转向颜大人盈盈下拜,“不知大人驾到,有失远迎。"
颜御史在见到傅颖芝的那刻不由眼眶一红,竟不顾身份地站起身来,对着这位面前的少女深深一揖,恭敬道,”三小姐救命之恩,颜某没齿难忘。"
这一举动惊得敬文伯手中茶盏一颤,险些失手。
他瞪大眼睛看着眼前这一幕,怎么也想不通自家这个平日里不显山不露水的女儿,何时竟成了御史大人的恩人?
原来半月前,傅颖芝便凭着记忆,带着琴音登了门,主动要求医治这位身患肺痨的小姑娘,颜家小女这病,自小遍访名医都无果,但自从得了傅颖芝的独门方子后,不过旬日,小甜的气色便好转许多,现下已是活蹦乱跳了。
“大人言重了。”傅颖芝浅笑着扶起颜御史,轻声道,“令爱年龄甚小且病症不重,及时调理自然能够痊愈。倒是大人为百姓操劳,更当保重身体才是。”她不卑不亢,言谈举止间透着一股超乎年龄的沉稳气度。
“还有……那件事。”颜令舟压低声音,目光若有似无地扫过敬文伯。
“那件事是大人明察秋毫,小女不过稍作提点。若无大人运筹帷幄,此事断难成局。”傅颖芝唇角微扬,神色却格外郑重的说道。
颜御史闻言,深深一揖,正色道,“三小姐是颜某的恩人,日后若有需要,颜某定当鼎力相助。”
二人在敬文伯面前公然打起了哑谜,令敬文伯如坐针毡,震惊不已。
他手中的茶早已凉透,额上渗出细密汗珠。这个平时默默无闻的三女儿,何时竟有了这般能耐?
二人交谈片刻后,颜御史起身告辞。
敬文伯慌忙恭敬相送,看着越来越远的车驾,他擦了擦额头的汗,心中打定主意要与这三女儿长谈一番。
……
书房里,檀香袅袅。
敬文伯亲自为傅颖芝斟了杯茶,脸上堆起罕见的慈爱笑容,温声道,"颖芝啊,为父这些年忙于公务,对你多有疏忽……"
傅颖芝捧着茶盏,目光落在窗外的竹影上。她听着父亲在耳边絮絮叨叨地说着自己的养育之恩,心中不由一片冰凉。
她放下茶盏,抬眼直视父亲,那双清澈的眸子里没有一丝温度。
敬文伯心中一沉,犹豫间还是开口道,“如今你得贵人赏识,为父这为官之路……”
还不等他说完,傅颖芝便轻声打断道,"如今我不与父亲作对,便是念着您是生父,已是感恩。“她的声音很轻,却字字如冰,”如若再把话说开点,恩断义绝对你我二人都不是好事。"
敬文伯碰了一鼻子灰,脸上的笑容顿时僵住了。他张了张嘴,却什么也说不出来。
……
这一天,神医和御史的接连到来,让坊间对于这位三小姐的传闻更是沸沸扬扬。
茶楼酒肆间,众人交口相传着她过往的种种传奇事迹,添油加醋间竟将傅颖芝捧得如同神人一般。
无人注意到,一个老婆子正悄悄从人群中抽身,步履匆匆向着国公府内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