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车在玄道寺门口停下,马超一下车便奇道:“杨德祖怎么住在庙里?他要当和尚吗?”
董顺道:“他和玄道寺的支谦和尚是好友,两人常有来往。”
此时佛教还没有传播开来,只在洛阳这种大城市有寺庙,马超从来没见过佛寺,好奇地东张西望。
杨修在庙门口笑着招手:“董素卿!这里这里!”
马超心中一颤,为什么!同样是西凉人,凭什么董素卿值得你亲自迎接,而我只能吃闭门羹?
我名声比董素卿还好呢!
董顺对杨修印象还不错,因为这厮是出了名的嘴**,如果能招揽到他,想必能吸引很多仇恨。
董顺上前拱了拱手:“不值得德祖远迎——这位是马寿成之子,马超马孟起。”
马超强忍着说伯起的冲动,向杨修行礼。
杨修向马超点了点头,然后对董顺道:“其实是半件公事,我本应去你官署商量的,但是你那儿人多眼杂,还是这里清静。”
董顺道:“既然是公事,那就不要寒暄了,快说明吧!”
“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请随我来。”
马超毕竟少年心性,对于杨修没有回礼而只是点头,感到耿耿于怀,但他答应了董顺不可造次,便没有说什么。
三人来到禅房中,杨修道:“素卿知道我父亲的职位吧?”
董顺道:“满朝文武谁不知道,文先(杨彪字)公乃是司徒,位列三公,才学和人品都……”
杨修笑了起来:“我不是炫耀,而是要诉苦!赋税之事归司徒管,但天下一乱,赋税就难收。”
董顺点头道:“百姓苦,一遇天灾人祸,不免税就活不下去。再加上地方豪强武装抗税,确实是难事。”
杨修一拍大腿:“免税的先不说,就是这些豪强可恶!占着田地和人,一个五铢钱的税都不交!问就是被贼人抢光了!”
讽刺的是,在和平时期,豪强基本是士族控制的,士族爱名声,有什么不方便干的脏活,就交给豪强去办。
但时代变了,乱世一来,豪强们仗着武装力量与财富,脱离了士族的掌控,俗话说“宁负两千石,不负豪大家”,可见豪强的厉害。
能当上两千石的大官,无一不是士族,杨修讨厌豪强是有道理的。
这种豪强以黄巾贼祸乱为借口,修筑坞堡,一边抵抗交税一边收拢流民,俨然是一股股自立的军事力量。
杨家能怎么办呢?司徒又没军队,怎么可能收得到税。
董顺明白了:“德祖邀我来,是想让我帮你收税。”
杨修道:“正是,但只有一家需要你帮忙。洛阳北郊有个豪强剧家,自称是战国时期燕国大将剧辛的后代,他的坞堡正处于你的管辖范围。”
杨修身子微微前倾:“你若是能成功,此事必将成为你部尉任上最辉煌的功劳!我们杨家绝对不会让有功之人受到亏待!”
董顺面色不变:“既然德祖对剧家早有图谋,以你的聪慧,想必有所准备吧?”
杨修笑了,拿出一块布帛:“和聪明人说话就是省心。”
那布帛上写着剧家的信息,还画着坞堡图样。
杨修又拿出一把环首刀,双手捧着送给董顺:“素卿新上任,部尉是个武官,这把百炼刀颇有杀气,正适合素卿的身份。”
董顺接过环首宝刀,这才道:“德祖放心,我必定尽力而为。”
杨修拱手道:“我等你好消息。”
董顺走到门口,又停住脚道:“你说我官寺人多眼杂,意思是我部下有人和剧家勾结?”
杨修笑道:“我可没这么说,只是谨慎一点而已。”
走出禅房,远远看到一位气质儒雅的僧人与人说话,想必就是支谦和尚。
“施主出对倒是有意思,文房四宝对什么?待小僧想想。”
董顺随口道:“文房四宝,对理堂丁珍。文对理,房对堂,一二三四对甲乙丙丁,宝对珍。”
马超睁圆了眼睛:“好工整啊!”
支谦和尚双手合十:“贫僧见过董施主。”
董顺奇道:“你认识我?”
支谦淡淡一笑:“只有董施主,才能这样理直气壮地胡说八道。”
董顺龇牙道:“怎么?你不服气?”
支谦和尚道:“文房四宝乃是学文必备,理堂丁珍又是什么东西?”
好家伙,你敢骂理塘王不是东西?
支谦和尚道:“小僧听说董施主最近为官了,还是当的武官,小僧斗胆劝一句,希望董施主不要乱造杀孽。”
董顺回头看向杨修:“这和尚与剧家是一伙的?”
杨修连忙道:“支谦大师不过是谈戒律而已。”
好一个和尚,你在教我做事?
董顺淡淡道:“除了杀生之外,还有些什么戒律?”
“当戒杀生、偷盗、邪**、妄语、饮酒、享乐、贪眠、纵欲。”
董顺哈哈大笑,高声道:“不杀生,仇恨永无止息!不偷盗,强弱如我何异?不邪**,一切有情皆孽;不妄语,梦幻泡影空虚;不馋酒,忧怖涨落无常;不耽乐,芳华刹那而已;不贪眠,苦苦不得解脱;不纵欲,诸行了无生趣。”
他把黑猴里黄眉的歪理邪说搬出来,声音响彻禅房周围,顿时收割一波积分。
叮,检测到支谦暗骂宿主为董家逆子,获得500积分。
叮,检测到杨修暗骂宿主为董家逆子,获得500积分。
叮,检测到陈群暗骂宿主为董家逆子,获得500积分。
加上围观者里有些几十分的,这番歪理邪说一共收获了2000积分。
谢谢你,黑猴。
众人目瞪口呆:这董顺莫不是疯了?支谦大师何等声望,你敢怼他?
连马超都觉得叹为观止,久闻董顺是西凉第一纨绔,之前还觉得夸张,今日亲眼见识,真是名副其实。
陈群这样的道德清流气得脸都绿了,连骂妖言惑众!
董顺面露戏谑,对惊愕的支谦和尚道:“不知黄巾之乱时,支谦大师有没有劝张角不可杀生?还是说,支谦大师专门只劝朝廷命官,不劝反贼?”
支谦和尚惊出一身冷汗,连忙双手合十道:“小僧失言,董施主勿怪。”
他本来是个聪明人,只是这段时间被文人们吹捧起来,误以为自己真的有些话语权。
这个世道,些许文名不如一刀之利,这也是董顺坚持想从军的原因。
董顺对支谦和尚拱了拱手:“告辞!”
马超眉飞色舞地跟在董顺身后,他第一次知道,当一个恶少原来这么痛快!
杨修回过神来,他本是个及时行乐的性子,品咂着董顺的邪说,笑骂道:“歪理归歪理,但真让我不妄语不馋酒不贪眠不耽乐,我是永远做不到的,也不想那么做。”
董顺道:“他和玄道寺的支谦和尚是好友,两人常有来往。”
此时佛教还没有传播开来,只在洛阳这种大城市有寺庙,马超从来没见过佛寺,好奇地东张西望。
杨修在庙门口笑着招手:“董素卿!这里这里!”
马超心中一颤,为什么!同样是西凉人,凭什么董素卿值得你亲自迎接,而我只能吃闭门羹?
我名声比董素卿还好呢!
董顺对杨修印象还不错,因为这厮是出了名的嘴**,如果能招揽到他,想必能吸引很多仇恨。
董顺上前拱了拱手:“不值得德祖远迎——这位是马寿成之子,马超马孟起。”
马超强忍着说伯起的冲动,向杨修行礼。
杨修向马超点了点头,然后对董顺道:“其实是半件公事,我本应去你官署商量的,但是你那儿人多眼杂,还是这里清静。”
董顺道:“既然是公事,那就不要寒暄了,快说明吧!”
“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请随我来。”
马超毕竟少年心性,对于杨修没有回礼而只是点头,感到耿耿于怀,但他答应了董顺不可造次,便没有说什么。
三人来到禅房中,杨修道:“素卿知道我父亲的职位吧?”
董顺道:“满朝文武谁不知道,文先(杨彪字)公乃是司徒,位列三公,才学和人品都……”
杨修笑了起来:“我不是炫耀,而是要诉苦!赋税之事归司徒管,但天下一乱,赋税就难收。”
董顺点头道:“百姓苦,一遇天灾人祸,不免税就活不下去。再加上地方豪强武装抗税,确实是难事。”
杨修一拍大腿:“免税的先不说,就是这些豪强可恶!占着田地和人,一个五铢钱的税都不交!问就是被贼人抢光了!”
讽刺的是,在和平时期,豪强基本是士族控制的,士族爱名声,有什么不方便干的脏活,就交给豪强去办。
但时代变了,乱世一来,豪强们仗着武装力量与财富,脱离了士族的掌控,俗话说“宁负两千石,不负豪大家”,可见豪强的厉害。
能当上两千石的大官,无一不是士族,杨修讨厌豪强是有道理的。
这种豪强以黄巾贼祸乱为借口,修筑坞堡,一边抵抗交税一边收拢流民,俨然是一股股自立的军事力量。
杨家能怎么办呢?司徒又没军队,怎么可能收得到税。
董顺明白了:“德祖邀我来,是想让我帮你收税。”
杨修道:“正是,但只有一家需要你帮忙。洛阳北郊有个豪强剧家,自称是战国时期燕国大将剧辛的后代,他的坞堡正处于你的管辖范围。”
杨修身子微微前倾:“你若是能成功,此事必将成为你部尉任上最辉煌的功劳!我们杨家绝对不会让有功之人受到亏待!”
董顺面色不变:“既然德祖对剧家早有图谋,以你的聪慧,想必有所准备吧?”
杨修笑了,拿出一块布帛:“和聪明人说话就是省心。”
那布帛上写着剧家的信息,还画着坞堡图样。
杨修又拿出一把环首刀,双手捧着送给董顺:“素卿新上任,部尉是个武官,这把百炼刀颇有杀气,正适合素卿的身份。”
董顺接过环首宝刀,这才道:“德祖放心,我必定尽力而为。”
杨修拱手道:“我等你好消息。”
董顺走到门口,又停住脚道:“你说我官寺人多眼杂,意思是我部下有人和剧家勾结?”
杨修笑道:“我可没这么说,只是谨慎一点而已。”
走出禅房,远远看到一位气质儒雅的僧人与人说话,想必就是支谦和尚。
“施主出对倒是有意思,文房四宝对什么?待小僧想想。”
董顺随口道:“文房四宝,对理堂丁珍。文对理,房对堂,一二三四对甲乙丙丁,宝对珍。”
马超睁圆了眼睛:“好工整啊!”
支谦和尚双手合十:“贫僧见过董施主。”
董顺奇道:“你认识我?”
支谦淡淡一笑:“只有董施主,才能这样理直气壮地胡说八道。”
董顺龇牙道:“怎么?你不服气?”
支谦和尚道:“文房四宝乃是学文必备,理堂丁珍又是什么东西?”
好家伙,你敢骂理塘王不是东西?
支谦和尚道:“小僧听说董施主最近为官了,还是当的武官,小僧斗胆劝一句,希望董施主不要乱造杀孽。”
董顺回头看向杨修:“这和尚与剧家是一伙的?”
杨修连忙道:“支谦大师不过是谈戒律而已。”
好一个和尚,你在教我做事?
董顺淡淡道:“除了杀生之外,还有些什么戒律?”
“当戒杀生、偷盗、邪**、妄语、饮酒、享乐、贪眠、纵欲。”
董顺哈哈大笑,高声道:“不杀生,仇恨永无止息!不偷盗,强弱如我何异?不邪**,一切有情皆孽;不妄语,梦幻泡影空虚;不馋酒,忧怖涨落无常;不耽乐,芳华刹那而已;不贪眠,苦苦不得解脱;不纵欲,诸行了无生趣。”
他把黑猴里黄眉的歪理邪说搬出来,声音响彻禅房周围,顿时收割一波积分。
叮,检测到支谦暗骂宿主为董家逆子,获得500积分。
叮,检测到杨修暗骂宿主为董家逆子,获得500积分。
叮,检测到陈群暗骂宿主为董家逆子,获得500积分。
加上围观者里有些几十分的,这番歪理邪说一共收获了2000积分。
谢谢你,黑猴。
众人目瞪口呆:这董顺莫不是疯了?支谦大师何等声望,你敢怼他?
连马超都觉得叹为观止,久闻董顺是西凉第一纨绔,之前还觉得夸张,今日亲眼见识,真是名副其实。
陈群这样的道德清流气得脸都绿了,连骂妖言惑众!
董顺面露戏谑,对惊愕的支谦和尚道:“不知黄巾之乱时,支谦大师有没有劝张角不可杀生?还是说,支谦大师专门只劝朝廷命官,不劝反贼?”
支谦和尚惊出一身冷汗,连忙双手合十道:“小僧失言,董施主勿怪。”
他本来是个聪明人,只是这段时间被文人们吹捧起来,误以为自己真的有些话语权。
这个世道,些许文名不如一刀之利,这也是董顺坚持想从军的原因。
董顺对支谦和尚拱了拱手:“告辞!”
马超眉飞色舞地跟在董顺身后,他第一次知道,当一个恶少原来这么痛快!
杨修回过神来,他本是个及时行乐的性子,品咂着董顺的邪说,笑骂道:“歪理归歪理,但真让我不妄语不馋酒不贪眠不耽乐,我是永远做不到的,也不想那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