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不想要四大家族一枝独大,所以四大家族只能分崩离析;面对这样的现实,陆熙已作出了选择,所以他们余下的人只能设法自保。
陆家出的都是权臣,陆熙为相多年,陆羽自幼是太子伴读,能力出众且与太子感情深厚,皇帝暂时还找不到更适合的人选来代替陆家。所以皇帝还是会继续仰仗陆家,同时培养了曹家来制衡陆家。
薛家与陆家不同,薛家多是武将,而皇朝向来不缺武将,九王爷和威远将军都是赫赫有名的帅才,麾下大将猛将不计其数。薛家的重要性远远比不上陆家,随时可以被人替代。
也许早在四大家族登上权力顶峰的时候,四大家族的每个掌权人,就已经开始在心中衡量彼此的分量了。也许更早,在最初形成同盟的时候,同舟共济的表面下,所有人就已经是各怀鬼胎。
薛澜告诉陆昭,是她爹先放弃了四大家族,但是陆熙这样的选择,又何尝不是早在每个人的预料之中?
因为不管是谁在这样的位置上,都势必会作出这样的选择。
因为早在很久之前,早在陆熙作出选择之前,薛家就已经开始自保,开始部署了。
陆熙的选择,其实并不是选择,只是结果。
陆昭知道,薛澜一定会来找她,可她没想到的是,薛澜来,并非是为了给她一个解释,而是要告知她一个结果。
既然四大家族的分崩离析已成定局,那牵涉在其中的每一个人呢?
谁都不清楚。名利场充斥的从来都是你死我活的斗争,且胜败荣辱关系的都是整个家族。个人生死尚且太淡,何谈感情。
*******
有人在跟踪他。
且这个人丝毫不隐藏跟踪他的事实,脚步声大得整条街都听见。
转过这个拐角,就到薛府了。
她不急,薛澜自然也不急,难不成他进了府,她还要继续跟着吗?
他已经走过了拐角,身后的脚步声还在,他一步一步朝着薛府的大门走,门口的守卫已经看到了他,目视着他走过来,守卫也都注意到了他身后面跟着的人,探寻的视线落在那个人的身上。
那个人还是不紧不慢地跟着他,一点都没隐藏,似乎真打算跟着他进家门了。
但是她一定不可能这样进去。
他会走进去,而她一定会被守卫拦下来。
薛澜不知道她要干什么,以她的身手,要进薛府,可以半夜偷偷潜进去,而不是这样明目张胆地跟着他硬闯。
算上今晚,跟她只见过三次面,但对于这神秘又厉害的小姑娘,他心中是有好感的。
他不想她被门口的守卫拦下来,惊动爹或者府里的暗卫,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路过薛府,薛澜脚步没停,没进家门,反而是继续沿着道路往前走,直到拐了几个街道,才在没人的后巷停下来。
他转过身,身后那人也停下脚步,隔着一丈远的距离与他对视。
他单刀直入问道:“为何跟着我?”
“你知道我跟着你。”
她的脚步声那么响,想不知道也难吧。
然而,薛澜在她说这话的一瞬间,已经醒悟过来自己中计了。
一个没有武功的人,三更半夜被人跟踪,在发现的时候总是会有点反应的吧,但是她的脚步声由浅入深,一个普通人,应该是在哪个时点发现她在跟踪?
冬至解答道:“在到你家之前的第三个拐角口。”当时她已经完全卸了内劲,在用整个脚掌走路了。
然而他,并无反应。
原因很简单,因为他无法辨识。早在出丞相府的时候,自己用轻功悄悄跟着他,他就已经发现有人跟踪了,跟着自己放缓内劲,脚步声越来越重,他心下只会疑惑,不知道自己究竟想干什么。而且离薛府越近,他的疑惑越深。
他不是普通人,纵然可以伪装成不会武功,在出丞相府的时候伪装成不知身后有人跟踪,却无法分辨出来普通人该在哪个瞬间听出她的脚步声,继而做出反应。
而且,“若你不会武功,先前一定进去了。”他不会武功,便不知道她从丞相府一路跟出来,不知道她是谁,又无保障,岂会大胆又好意地引开她。
薛澜闻言仅是静静看着她,并无被拆穿的任何反应,窘迫或者抵抗什么的。良久,他未置对否,只叹息道:“倒是我太好心了。”所以爹总说他,心思算计不差于人,就是过于心软,恐难成大事。
对面少女的眼睛似乎微微闪动了下。她五官其实生得很好看,只是神色总是冷冰冰的,显得整张脸都是冰冻起来的,没有生气,让人看一眼便觉得心淡,模糊了美丑。
现在已经没必要问她为何跟着他了,她跟着他很明显,就是在试探他。
但他还是不知自己何时露出了破绽。
“我哪里做错了?”他会武功,这么多年都没被人识破,就算当日在韩王府被她挟持,也未显露出来。
“你没有哪里做错。”他伪装得很好,自己曾与他近距离接触过,竟一点都没发现他会武功。
“我会起疑,是因为那天在韩王府我亲眼见到了。”当时她一直埋伏在藏书阁的外头,直到王府的警报声响起,自己遭另一名黑衣人暗算,不得不现身,她逃跑的时候,从藏书阁里正有人出来,自己便从余光瞥到了人,“但只是匆匆扫过,并未留下深刻印象,后来听陆昭讲起那晚的情形,我隐隐感到有哪处不对劲,却一直想不起来。直到今天又见到你——”才将她脑海中零碎的影像,那些不对劲的碎片都串联起来,“我终于想起,那天在藏书阁的外头,我一眼扫过的是四个黑衣人。”而之前她和陆昭,在王府门口看到的,从马车上下来的也是四个黑衣人,所以,“你根本不是从马车上进去的四个黑衣人之一,你是自己另外进入王府的。”如陆昭所言,他三更半夜在王府的柴房,鬼鬼祟祟找东西,他绝不是光明正大进去的,“一个不会武功的人,如何潜入得了韩王府,一个不会武功的人,你爹又如何会放心你潜入韩王府?”薛家多的是会武功的人,薛仲没必要也绝不可能,派自己没有武功的儿子夜探韩王府。
所以,先进去韩王府的四个黑衣人,也为薛澜引开了韩王的注意,引开了王府的大半守卫,才便于他行动。
其实思索至此,她已经基本确定他会武功,但是又有一件事让她迷惑了。
“就算陆昭偷袭,也不应该伤到你。”若是他会武功,能一直伪装成不会武功,必然武功不低,否则无法完美控制内息,在近距离的时候瞒过她。
正因为想不透这一点,所以她只能跟踪他,试探他,一窥真相。
少年垂眸,半晌未语。
是,陆昭当时的偷袭,他的确察觉到了,只是不清楚背后人的身份,想等她近身再出手制服,保证一击即中。他当时举起右手,是想迷惑她,趁机用余光往后观察,但那晚的月光太亮,她的脸被映于了光洁的斧面上……自己太过震惊和错愕,不仅错过了最好的出手时机,而且在她的棍子砸下来的那瞬间,自己面前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抵抗,那陆昭很可能看见他的脸,要么硬生生扛下来……最后身体本能地替他做了反应,本以为挨了她这一棒倒下来,能逃过一劫,孰料陆昭在打倒他之后,还要将他翻过身来……
只能说,冥冥之中自有注定,有些事,任凭你想逃避也避不开。
冬至看他现下的沉默,差不多能猜到他当时未出手的原因了。
曾经有一次,义父喝醉酒,她也见过义父这样失魂落魄的样子。
当时和她一起目睹的殷军师,摇头晃脑念了一句话。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触动到回忆,白衣少女不由喃喃念出来。
闻听她所言,薛澜神色陡然僵住,过了许久,他伸手呆滞指向自己:“你……说我?”
开玩笑的吧……要不是她还是一副冷冰冰的表情,这突如其来的一句肉麻情诗快惊呆他了,尤其是……还用在他跟阿昭身上!
拜她这搞笑的一句所赐,之前萦绕他心头的,与好友分道扬镳的伤怀、对命运变幻莫测的不忿,对前路茫茫未知的忐忑,都冲淡了许多……
陆家出的都是权臣,陆熙为相多年,陆羽自幼是太子伴读,能力出众且与太子感情深厚,皇帝暂时还找不到更适合的人选来代替陆家。所以皇帝还是会继续仰仗陆家,同时培养了曹家来制衡陆家。
薛家与陆家不同,薛家多是武将,而皇朝向来不缺武将,九王爷和威远将军都是赫赫有名的帅才,麾下大将猛将不计其数。薛家的重要性远远比不上陆家,随时可以被人替代。
也许早在四大家族登上权力顶峰的时候,四大家族的每个掌权人,就已经开始在心中衡量彼此的分量了。也许更早,在最初形成同盟的时候,同舟共济的表面下,所有人就已经是各怀鬼胎。
薛澜告诉陆昭,是她爹先放弃了四大家族,但是陆熙这样的选择,又何尝不是早在每个人的预料之中?
因为不管是谁在这样的位置上,都势必会作出这样的选择。
因为早在很久之前,早在陆熙作出选择之前,薛家就已经开始自保,开始部署了。
陆熙的选择,其实并不是选择,只是结果。
陆昭知道,薛澜一定会来找她,可她没想到的是,薛澜来,并非是为了给她一个解释,而是要告知她一个结果。
既然四大家族的分崩离析已成定局,那牵涉在其中的每一个人呢?
谁都不清楚。名利场充斥的从来都是你死我活的斗争,且胜败荣辱关系的都是整个家族。个人生死尚且太淡,何谈感情。
*******
有人在跟踪他。
且这个人丝毫不隐藏跟踪他的事实,脚步声大得整条街都听见。
转过这个拐角,就到薛府了。
她不急,薛澜自然也不急,难不成他进了府,她还要继续跟着吗?
他已经走过了拐角,身后的脚步声还在,他一步一步朝着薛府的大门走,门口的守卫已经看到了他,目视着他走过来,守卫也都注意到了他身后面跟着的人,探寻的视线落在那个人的身上。
那个人还是不紧不慢地跟着他,一点都没隐藏,似乎真打算跟着他进家门了。
但是她一定不可能这样进去。
他会走进去,而她一定会被守卫拦下来。
薛澜不知道她要干什么,以她的身手,要进薛府,可以半夜偷偷潜进去,而不是这样明目张胆地跟着他硬闯。
算上今晚,跟她只见过三次面,但对于这神秘又厉害的小姑娘,他心中是有好感的。
他不想她被门口的守卫拦下来,惊动爹或者府里的暗卫,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路过薛府,薛澜脚步没停,没进家门,反而是继续沿着道路往前走,直到拐了几个街道,才在没人的后巷停下来。
他转过身,身后那人也停下脚步,隔着一丈远的距离与他对视。
他单刀直入问道:“为何跟着我?”
“你知道我跟着你。”
她的脚步声那么响,想不知道也难吧。
然而,薛澜在她说这话的一瞬间,已经醒悟过来自己中计了。
一个没有武功的人,三更半夜被人跟踪,在发现的时候总是会有点反应的吧,但是她的脚步声由浅入深,一个普通人,应该是在哪个时点发现她在跟踪?
冬至解答道:“在到你家之前的第三个拐角口。”当时她已经完全卸了内劲,在用整个脚掌走路了。
然而他,并无反应。
原因很简单,因为他无法辨识。早在出丞相府的时候,自己用轻功悄悄跟着他,他就已经发现有人跟踪了,跟着自己放缓内劲,脚步声越来越重,他心下只会疑惑,不知道自己究竟想干什么。而且离薛府越近,他的疑惑越深。
他不是普通人,纵然可以伪装成不会武功,在出丞相府的时候伪装成不知身后有人跟踪,却无法分辨出来普通人该在哪个瞬间听出她的脚步声,继而做出反应。
而且,“若你不会武功,先前一定进去了。”他不会武功,便不知道她从丞相府一路跟出来,不知道她是谁,又无保障,岂会大胆又好意地引开她。
薛澜闻言仅是静静看着她,并无被拆穿的任何反应,窘迫或者抵抗什么的。良久,他未置对否,只叹息道:“倒是我太好心了。”所以爹总说他,心思算计不差于人,就是过于心软,恐难成大事。
对面少女的眼睛似乎微微闪动了下。她五官其实生得很好看,只是神色总是冷冰冰的,显得整张脸都是冰冻起来的,没有生气,让人看一眼便觉得心淡,模糊了美丑。
现在已经没必要问她为何跟着他了,她跟着他很明显,就是在试探他。
但他还是不知自己何时露出了破绽。
“我哪里做错了?”他会武功,这么多年都没被人识破,就算当日在韩王府被她挟持,也未显露出来。
“你没有哪里做错。”他伪装得很好,自己曾与他近距离接触过,竟一点都没发现他会武功。
“我会起疑,是因为那天在韩王府我亲眼见到了。”当时她一直埋伏在藏书阁的外头,直到王府的警报声响起,自己遭另一名黑衣人暗算,不得不现身,她逃跑的时候,从藏书阁里正有人出来,自己便从余光瞥到了人,“但只是匆匆扫过,并未留下深刻印象,后来听陆昭讲起那晚的情形,我隐隐感到有哪处不对劲,却一直想不起来。直到今天又见到你——”才将她脑海中零碎的影像,那些不对劲的碎片都串联起来,“我终于想起,那天在藏书阁的外头,我一眼扫过的是四个黑衣人。”而之前她和陆昭,在王府门口看到的,从马车上下来的也是四个黑衣人,所以,“你根本不是从马车上进去的四个黑衣人之一,你是自己另外进入王府的。”如陆昭所言,他三更半夜在王府的柴房,鬼鬼祟祟找东西,他绝不是光明正大进去的,“一个不会武功的人,如何潜入得了韩王府,一个不会武功的人,你爹又如何会放心你潜入韩王府?”薛家多的是会武功的人,薛仲没必要也绝不可能,派自己没有武功的儿子夜探韩王府。
所以,先进去韩王府的四个黑衣人,也为薛澜引开了韩王的注意,引开了王府的大半守卫,才便于他行动。
其实思索至此,她已经基本确定他会武功,但是又有一件事让她迷惑了。
“就算陆昭偷袭,也不应该伤到你。”若是他会武功,能一直伪装成不会武功,必然武功不低,否则无法完美控制内息,在近距离的时候瞒过她。
正因为想不透这一点,所以她只能跟踪他,试探他,一窥真相。
少年垂眸,半晌未语。
是,陆昭当时的偷袭,他的确察觉到了,只是不清楚背后人的身份,想等她近身再出手制服,保证一击即中。他当时举起右手,是想迷惑她,趁机用余光往后观察,但那晚的月光太亮,她的脸被映于了光洁的斧面上……自己太过震惊和错愕,不仅错过了最好的出手时机,而且在她的棍子砸下来的那瞬间,自己面前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抵抗,那陆昭很可能看见他的脸,要么硬生生扛下来……最后身体本能地替他做了反应,本以为挨了她这一棒倒下来,能逃过一劫,孰料陆昭在打倒他之后,还要将他翻过身来……
只能说,冥冥之中自有注定,有些事,任凭你想逃避也避不开。
冬至看他现下的沉默,差不多能猜到他当时未出手的原因了。
曾经有一次,义父喝醉酒,她也见过义父这样失魂落魄的样子。
当时和她一起目睹的殷军师,摇头晃脑念了一句话。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触动到回忆,白衣少女不由喃喃念出来。
闻听她所言,薛澜神色陡然僵住,过了许久,他伸手呆滞指向自己:“你……说我?”
开玩笑的吧……要不是她还是一副冷冰冰的表情,这突如其来的一句肉麻情诗快惊呆他了,尤其是……还用在他跟阿昭身上!
拜她这搞笑的一句所赐,之前萦绕他心头的,与好友分道扬镳的伤怀、对命运变幻莫测的不忿,对前路茫茫未知的忐忑,都冲淡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