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玩笑?

  翟鑫国看了一眼唐克先,默默叹了口气:我也希望这是开玩笑的,奈何,谢威提出的方案,在理论上确实可以达到如此穿甲能力。

  不过,现在新的穿甲弹还属于理论上的东西,详细的设计方案都没有,更不要说搞出样品进行测试。

  索性也就不吭声了。

  中午的饭菜很丰盛,不过谁都没有心思,加上下午外国代表跟部队首长都要回去,也就没喝酒。

  “下午你们先回学校,其他事情不用管,出口合同的事情,交给部里精密机械进出口公司,他们会来找你……”

  李瑞吃完饭,先找到谢威。

  他没有给部队首长介绍谢威,也没给谢威介绍部队首长。

  显然,他跟眼前的几名部队首长不熟悉。

  “行。”

  谢威并没多想。

  李瑞已经给他说了跟巴基斯坦的合作没有这么简单,现在穆里塔·扎里达克上校除了询问是否可以出口技术跟生产线,也没有别的。

  穆里塔·扎里达克上校他们应该会到学校的。

  “你们今下午就回去?能不能先等等?”

  谢威几人准备离开时,被朱振辉拦下了。

  “有事?”

  谢威不解地看着617厂的几名领导干部。

  虽然用59坦克作为靶子,展现出了40毫米狙击榴跟一次性火箭筒的强大威力,可终究也没有对617厂的坦克订单造成任何影响。

  “是这样,你们的火箭筒穿甲能力远超过我们想象,我们希望能跟你们在穿甲与装甲方面进行沟通……只有能挡住矛的穿透力,盾才有作用。”

  唐克先脸上的尴尬神色一闪而逝。

  搞坦克,他们是专业的。

  专业的人员向非专业的人员请教?

  “这?”

  翟鑫国看向谢威。

  说实在的,这么一趟跑来,让他觉得除了浪费时间外,并没有太大意义。

  不来都可以的。

  跟搞坦克的怎么去讨论如何提升坦克装甲防护能力?

  “这其实没有必要的。”

  看着唐克先,谢威摇了摇头,“唐总,提升坦克装甲防护能力,无非就是在材料跟倾斜角度上下手,装甲材料我们不熟悉,倾斜角度什么的更是需要大量实验来论证。”

  不是他不想跟对方多接触。

  而是谢威知道不管说什么都没用:在整个80年代,国产坦克搞了很多个型号,结果都不能让部队满意,最终还是进入90年代,部队实在没有合适的坦克可用,才直接让85-II坦克出口转内销,进行设计修改后成了96A坦克。

  为什么?

  现在跟西方关系越来越好,即将进入蜜月期,很多领导干部的想法是跟国外合作,引进先进技术。这就导致国内的研发团队本就不多的经费被进一步压缩。

  即将开始的美洲虎,就是典型。

  美洲虎,采用59坦克底盘,由美国负责车体上部、炮塔、发动机等,坦克炮使用西方制式的L7型105毫米线膛炮。

  搞了好些年,钱没少花。

  最终在美国单方面终止合约时,整个项目都没有完成,仅仅只制造了两辆试验用的样车。

  基本上,蜜月期中国跟西方合作的军事项目,基本上都没有什么好结果,唯一的就是让中方的设计人员接触到了西方设计流程跟标准。

  就因为美洲虎项目胎死腹中,80式跟88式坦克性能又落后,无法满足部队发展需求。

  结果,部队发现,专门为巴基斯坦这个又穷要求又高的传统客户设计开发的85-II型坦克性价比相当高,改吧改吧,完全可以满足作为部队发展的低配坦克,配合正在研制的三代坦克形成高低搭配,以此来降低成本的同时,还大幅度提升装甲部队战斗力。

  99式主战坦克,同样是在美洲虎坦克项目终止后才真正意义上启动的。

  此刻的99坦克独臂总师,还在自己家里用简陋模型开发稳像式火控系统呢。

  “不会耽搁你们太久时间的。”

  看着年轻的谢威,唐克先眉头拧到了一起:这年轻人,好像对617厂的态度很不友好啊。

  “我们火箭筒的性能数据,可以详细提供给贵单位,包括穿甲爆破的原理!”

  谢威的话,让双方人员都愣了。

  穿甲爆破原理,这可是穿甲型火箭筒的核心技术。

  “当然,我们研究也不容易,617厂作为国内坦克领头羊,经费是不缺的,应该是可以支持我们部分研发经费的对吧?”

  “你的意思,我们花钱从你们学校买技术?”

  朱振辉愕然地看着谢威。

  翟鑫国跟唐道贤两人更是傻眼了:谢威连把技术提供给国内的单位都收钱?

  学校从其他地方搞的资料,可都没给钱的。

  要是传出去了,以后别的单位给学校提供技术资料,不得也要钱?

  “朱厂长,怎么能说是买呢!咱们学校搞这火箭筒的技术,课题经费消耗不少……贵厂家大业大,每年拨款更是让人羡慕,随手漏点支持我们继续研发,怎么能说是买呢?”

  谢威咧嘴笑着。

  态度明确,不给钱,就别指望拿到核心技术跟资料。

  “你这……”

  朱振辉看着谢威,哭笑不得,他现在算是明白了为什么哈工大那么大的单位,要安排谢威这么一个年轻人出头。

  学校领导提这事儿?

  丢不起那个人。

  “当然,如果贵厂感兴趣,也可以跟我们学校合作。我们学校有WZ-122那个项目的样车,朱厂长知道吧?”

  朱振辉点了点头。

  在哈军工成立前,哈工大的军用技术研发,可以说是国内最好的。

  得益于地理位置,苏联援助的156个重点工业项目,很多技术转化都跟哈工大有关的。

  后来哈军工拆分搬迁,一些项目自然也就留给了哈工大。

  “你们还在持续研究三液车?”

  唐克先一脸震惊。

  WZ-122坦克,就是三液车:液力传动系统、液压操纵系统、液气悬挂系统。

  技术难度太大,在很短时间内意识到问题的有关部门叫停了三液车的研制,三液车也就改成了机械传动、机械操纵、扭杆弹簧悬挂的三机车。

  可最终,这项目还是因为技术指标达不到预期而终止。

  617厂的领导,自然清楚WZ-122坦克项目的情况,上级没有拨款,哈工大只是学校而不是专门的坦克研究单位,居然还在继续研究?

  哪里来的经费?

  “对啊。机械、液压等是我们学校传统优势科目嘛。”

  谢威一脸笑容。

  “那啥,谢威啊,要不咱们找个地方坐着聊?你看咱们这里站着也不适合……”

  朱振辉来了兴趣。

  哈工大在机械、自动化等领域确实非常有实力,或许可以通过谢威几人进一步了解,看看能不能从那边搞到可以有效提升正在设计研制的坦克性能。

  这次的测试,肯定会导致部队方面对正在研制的坦克性能不满的。

  “朱厂长,如果贵厂有需求,可以安排考察人员到我们学校谈,我们还有事,就不耽搁你们了。”

  谢威说完,就招呼翟鑫国几人离开。

  他的话,让朱振辉几人差点暴走。

  听听!

  说的是人话吗?

  什么我们还有事,不耽搁你们,这意思就是自己几人耽搁了他们的时间?

  看着谢威几人离去的背影,朱振辉一时间陷入了沉默。

  “厂长,咱们跟哈工大合作?”

  唐克先懒得跟谢威一个年轻人计较。

  逞口舌之利有什么用?

  哈工大手里真的握着什么先进的坦克技术?

  要真有,就完全不能忽视了。

  “哈工大的那一帮子领导,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他们通过谢威这年轻人的口,转达的意思已经很明确了。”

  朱振辉叹了口气。

  他自认为自己还是摸准了哈工大领导们想要通过谢威表达的意思:合作。

  “安排人去那边看看吧。”

  “咱们经费也不充足啊……”

  “又没说要给经费,大家的经费都是国家给的,研究出来的技术也都是属于国家的!”

  朱振辉笑着说道。

  ······

  “谢威,咱们真把技术卖给617?”

  去往机场的路上,翟鑫国终究还是没忍住。

  他都纳闷不已,为什么自己年龄比谢威大了好几轮,还如此沉不住气。

  “617只是搞坦克的,即使拿到技术,对他们来说用处也不大啊。”

  这次出行几乎没有存在感的王征开口了,“我觉得他们不可能给钱从我们手里拿技术。”

  “班长应该不是为了让他们给钱拿技术吧?”

  唐道贤突然说道。

  王征跟翟鑫国都看向唐道贤,不知道他说这话是啥意思。

  “我想,班长应该是为了其他方面跟617厂合作,不是说学校也有坦克项目吗?如果617厂的一些小项目给学校,学校会多不少的课题吧?”

  唐道贤忐忑地看着谢威,这只是他的猜测。

  “真的?”

  翟鑫国诧异地看着谢威,再想到离开时谢威让617厂派人去学校,“难道是李校长的意思?”

  这跟李老头有什么关系?

  “学校的技术优势,需要很多的课题才能发挥出来,并且发展得很好。有枣没枣打一杆子呗。”

  谢威笑着说道。

  “……”

  王征直翻白眼儿。

  ······

  回首都的飞机上。

  这次李瑞跟巴基斯坦以及泰国方面的人在一起,此刻他正在跟帕辛·丹纳颂两人交流,把穆里塔·扎里达克跟另一名巴方人员丢在一边。

  心情不好的军方首长们上飞机后,也不交流,直接闭目养神。

  甚至懒得去听李瑞跟泰方的合作方案。

  阻止么?

  不知道能不能阻止,李瑞干这事情,要是没有上级领导支持,肯定不可能的。

  不阻止,他们更难受:自己部队都没用上先进的,结果却给卖到国际上……

  “上校,我觉得回去后我们需要说服将军去哈工大一趟。”

  另一人小声地对穆里塔·扎里达克上校说道。

  “伊莫罕,为什么这么说?”

  穆里塔·扎里达克意外地看着眼前的伊莫罕·法鲁克中校。

  虽然自己的军衔比对方高一些,但是伊莫罕·法鲁克中校是军部的参谋。

  “军方高层一直希望能建立我们自己的国防工业,国内的大学,并没有完善的相关专业……”

  伊莫罕·法鲁克中校看了一眼旁边正在愉快地跟帕辛·丹纳颂聊天,不是发出底笑的李瑞,“我们完全可以在跟他们进行相关装备研发合作的时候,让他们帮忙培养相关设计人员……”

  对于国内大学的水平,巴基斯坦军方高层们还是非常清楚的。

  虽然整个国家有不少大学,但是在军事技术领域,真心没法跟拥有相当完善的重工业基础的中国比。

  “回去再说吧!他们只是学校,比起专业研究单位应该会有很大差距……李说的,不一定是事实。”

  穆里塔叹了口气。

  李瑞给他们介绍的,跟他们了解的有着太大出入了。

  虽然哈工大拿出来的狙击榴跟火箭筒威力超乎了他们想象。

  “至少,狙击榴跟火箭筒技术掌握在他们手里……这两种武器对于文化水平不高、军事素养不高的基层士兵来说,能提升太多战斗力了!而且,这也是一个非常好培养我们自己相关设计人员的机会。”

  伊莫罕强调着。

  他希望上校跟他统一思想,回去说服负责此次考察的将军。

  即使巴基斯坦的技术人员水平差一些,只要能设计,能让国内生产,也没问题。

  花钱买再先进的,都不如自己能生产。

  伊莫罕是支持军方高层建立自己军事工业的想法的,甚至也在为此努力。

  “他们并不愿意出口技术……”

  穆里塔叹了口气。

  他何尝不知道这是机会?

  如果是研究所或是生产工厂,反而没有那么能满足他们培养自己人才的体系。

  哈工大是一所大学,拥有众多跟军事工业相关的基础学科,可以完善地培养某一个领域各方面需求的人才。

  “或许,我们可以先跟他们谈安排人员到哈工大留学,让我们的学生跟他们的学生一起学习……”

  伊莫罕沉声说道。

  留学?

  穆里塔一愣,这问题他还没考虑过。

  毕竟,中国自己都在大规模向先进国家派遣留学生。

  “中国是我们最适合大规模派遣留学生的国家,因为他们基础比较完善,技术又不是太先进……”

  “派遣留学生,不是为了学习更先进的?”

  穆里塔愣了。

  不明白伊莫罕为什么这样说。

  全世界的留学生,不都是为了学习最先进的技术跟知识?

  “理论上是如此,可我们需要考虑国内的基础。即使能派遣我们的留学生到美国最好的大学,他们学成了,又能如何?我们能有足够的配套工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