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校长只是在伊莫罕跟穆里塔等人心中留下了一颗小小的种子,没想到会在这么短时间种子能迅速生根发芽。

  相比虽然不怎么有钱,却也没有太高要求的泰国来说,巴基斯坦方面的合作对李校长来说没有那么紧迫。

  当然,能在他彻底脱离校长一职之前办妥,李校长自然是高兴的。

  到了首都后,各方汇报的汇报,开会的开会。

  部里获得了将近600万美元的出口订单的消息,在很短时间,就传到了一直呆在七机部总部等项目、等经费的厂领导耳中。

  于是乎,有着相关生产的厂子负责人,直接就找到了部长办公室。

  “部长,我们是生产火箭弹的厂,虽然之前没有生产过火箭筒,只要稍微改造一下生产线,就可以生产了……”

  “这个项目交给我们才是最合适的,我们厂本就是专业生产各种型号的火箭筒的……”

  ……

  众多等项目、等经费的领导消息都很灵通,直接汇集在了部长办公室。

  “各位,业务是哈工大谈下来的,部里代理进出口的精密机械公司,只是帮他们出口,要想拿到生产技术,你们得去找哈工大的负责人啊!”

  郑部长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

  对于下属单位这些要项目、要经费的领导,他着实头痛。

  部里现在项目被砍掉了不少,需要进行技术升级的单位同样不少。

  国家拨款却少了很多。

  下属这些领导能进自己办公室的单位,都是原来的重点单位,就因为改革,军费削减,国家在军工生产方面的订单大幅度削减才导致产产能开始大规模闲置。

  搞新的产品?

  得要钱。

  升级生产线跟技术?

  得要钱。

  “对了,这项目你们也别指望了,之前江北机械厂就跟哈工大达成了合作协议,由哈工大负责技术研发,江北机械厂负责生产……”

  突然,郑部长想起之前江北机械厂的领导来找过自己,后来又跟哈工大达成了合作协议。

  “啊?”

  众人听到这话,顿时失落了。

  要是江北机械厂真的跟哈工大达成了合作,他们怎么争取都没用。

  好不容易打发走了这群要经费、要项目的下属,郑部长把秘书叫进来,询问江北机械厂跟哈工大合作的事情。

  秘书摇头表示不清楚。

  江北机械厂并没有汇报进度,现在李瑞也很少来部里,就更不容易获得消息了。

  “给江北机械厂打电话,让他们做好生产准备,合同很快就会签订,泰国方面要得比较急。”

  郑部长并没有多想。

  “首长,他们跟哈工大达成了合作,这么大的订单,应该第一时间就知道了吧?”

  秘书不解。

  即使江北机械厂没有参与谈判,作为合作方,哈工大第一时间也会告诉他们不是?

  “打电话问问吧。”

  郑部长轻声说道,“中间可能有什么问题,要不然,江北机械厂的宁俊涛早就来汇报了。”

  秘书愕然,旋即了然。

  转身就去给江北机械厂打电话。

  “什么?哈工大一次性火箭筒已经拿下了440万美元的出口订单,另外还有至少数百万美元的订单正在谈判?”

  江北机械厂会议室。

  众多领导干部听到宁俊涛说出来的消息,兴奋起来了。

  440万!

  外汇!

  这么大规模的生产,整个江北机械厂别说产能闲置,生产线都还需要增加。

  “厂长,之前我们不是跟哈工大已经谈好了合作?为什么他们没有通知我们?”

  相比大部分人的兴奋不同,总调度马原感觉到了厂长的担忧。

  这么大规模的订单,签订合同之前,哈工大居然没有通知合作伙伴一起参与,并且提前准备生产物料。

  太反常了。

  “诸位,我们跟哈工大虽然谈好了,并没有签合作合同……”

  宁俊涛目光扫视了一圈众人,才苦笑着告诉他们实情。

  “啊?”

  原本兴奋的众领导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

  他们以为厂长召集众人开会,是为了布置生产,卯足劲准备大干一场呢。

  结果!

  没签合同!

  到嘴的鸭子飞了。

  国内不只有江北机械厂一家生产火箭筒,好几家专业的不说,还有一些厂具备火箭筒生产能力。

  “厂长,我们不是连技术人员都派过去了吗?”

  总工田贵荣疑惑地问道,“即使没有签订合同,当初已经谈好合作细节,他们也不至于违反合同把生产交给其他的厂子吧?”

  “对啊,合作都已经谈好,只是没有签合同……”

  众人纷纷表达了不理解。

  听到这些话,宁俊涛的脸上满是苦涩。

  都怪他跟厂里几名副厂长,原本想着等有了最够的部队订单后,再利用订单从银行贷款支付哈工大要求的200万技术资料共享费用。

  他们都觉得哈工大要得太多了。

  不只是先给200万的合作费用,生产的火箭筒,还得按照出厂价分30%给哈工大。

  不知道真实生产成本的江北厂在没有订单的情况下,自然不想冒风险。

  200万先给了,然后没订单呢?

  就因为这样,合同一直拖着没签。

  哈工大一开始还催促过,后来提都没提。

  “根据部里传来的消息,泰国采购的火箭筒,价格分别是1200美元跟800美元,他们的生产成本,我们还不清楚,利润不知道多少……而他们提出需要200万的入伙费……”

  “太黑了!”

  “按照他们的条件,即使合作,我们甚至有可能亏本啊!”

  “即使不亏本,利润大头怕是都被他们拿走了……”

  众人顿时群情激奋起来。

  虽说是哈工大搞出来的,可江北机械厂负责所有生产,不应该拿大头么?

  就出个技术,拿走出厂价的30%,抛出各种成本,江北厂还能有啥利润?

  “砰砰砰~”

  见众人越说越激动,宁俊涛不得不用巴掌在会议桌上拍了拍。

  “各位,召集大家来开会,不是为了一起谴责哈工大。由于没有签合同,以对方的处事方式,很有可能,这一次他们会把入伙费提升,甚至在利润分成上拿走更多……”

  “啊?”

  众人傻眼了。

  之前的分配方案,他们都觉得苛刻无比,现在厂长说条件还会增加?

  怎么接受得了!

  “虽然听起来很苛刻,厂子的情况,大家也知道,原本厂里准备争取一次性火箭筒项目,结果……”

  宁俊涛的话让所有人不得不面对现实:江北厂没有选择!

  在合作谈判中,一点优势都没有。

  合作,江北厂不仅闲置的产能可以投入生产,甚至还能进行技术升级。

  不合作?

  其他有生产能力的厂,绝对会主动降低条件跟哈工大合作。

  有了生产,才能生存下去。

  生存下去了才有更多机会。

  ……

  不管是首都还是江北机械厂,丝毫都没影响到回到学校的谢威等人。

  “别去想那些有的没的,我们只是搞技术,心思用到技术改进上,多设计武器装备,为国防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生产的事自然有人操心。后面我可不会给你们再提供其他方案……”

  对唐道贤询问江北机械厂为什么还没动静,谢威拿出班长的威严,板着脸教训着他。

  前面的设计方案,几个型号的总体方案都是谢威给的。

  不过实现这些设计,是唐道贤跟翟鑫国等人。

  “班长,我就是想着江北机械厂跟学校达成了合作协议,咱们项目可以多从那边要点有经验的人啊。”

  唐道贤一脸委屈。

  学校并没有专门的武器设计专业,短期内也没有设立武器设计专业的征兆。

  狙击榴还需要继续改进,提升射程跟精度,甚至杀伤半径。

  火箭筒同样需要改进,也需要开发其他种类的弹药。

  都要人。

  就靠着目前项目的这点人手,根本不够。

  “人手的事情,找学校啊。”

  谢威想都没想,直接丢下这样一句话,“江北机械厂的技术人员,并不一定符合预期。再说了,人多了,设计室跟办公区域够么?”

  “呃~”

  唐道贤瞬间沉默。

  现在学校教室跟办公室都紧张,不仅每年都有新的招生专业,招生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校企办的一些项目不断壮大。

  狙击榴跟火箭筒,即使拿到大量订单,在学校里也是排不上号的。

  这是翟鑫国的试探。

  论军工项目,学校那些保密项目远不是火箭筒跟狙击榴能比的。

  论民用科技,校企办下属的集成电路、化工产品、计算机等,都是在快速发展壮大。

  “你给翟教授说,不用担心,有了订单,你们课题跟相关课题的经费,肯定会优先保障的。学校也不可能放弃在有了基础的课题上持续研究。”

  谢威叹了口气。

  哈工大的领导、教授、副教授,果然没有一个不是人精。

  “军工项目不归校企办管,咱们这又出力又出钱的,也得不到啥好处啊!”

  在唐道贤离开后,王征对着谢威抱怨着。

  火箭筒跟狙击榴的经费,大部分都是校企办给的。

  现在好了,仅仅是泰国方面,就有超过600万刀的订单,折合人民币将近1000万。

  校企办一分钱都拿不到。

  “什么得不到好处?虽然校企办不插手这生意,难道投资就白白打水漂?校企办可是独立经营的,不管谁接手,不仅需要把填补的经费补足,同样还得给部分利息,不然以后校企办就不会再往这些项目投入……”

  谢威眉头一挑,就这样看着王征。

  王征被谢威发现了自己心思,尴尬不已,只能假装喝茶。

  “虽然校企办属于学校,可校企办是独立核算的,李老头那不要脸的提出来的?”

  谢威敲打了王征后,开口问道。

  “没~”

  王征急忙否认。

  见王征否认,谢威也不开口,只是一脸玩味地盯着他。

  以他对王征的了解,王征根本就不会提这事。

  “是张校长跟刘书记,战机那边项目经费需求越来越大,学校资金跟不上,目前很多研究都已经受到了影响……他们也没说让把这钱给学校,只是问能不能先从校企办借用这笔钱。”

  在谢威的目光下,王征败下阵来。

  谢威有些意外。

  张鸣秋跟刘德宝两人,跟李瑞不同啊。

  见谢威沉默不语,王征猜不到他的心思,又怕谢威生气,急忙解释着:“现在校企办的贷款都没有到期,交换机业务超过预期,账上资金多了上千万……”

  “可以借给学校,得按照银行利息算。”

  “啊?”

  谢威的回答是王征万万没想到的。

  下属单位上交利润给上级主管单位不是应该的?

  谢威提出来的方案,没有任何先例啊。

  “他们同意,就先把账上多余的资金借800万给学校。要不然,就加大对校企办现有项目的研究经费投入。”

  谢威并没有给王征解释为什么。

  等王征自己去想。

  之前谢威就给张鸣秋提出过,学校缺经费,可以先从银行贷款。

  要是不给利息,谢威之前从李瑞手中争取到的独立自主权,就成了空谈,整个校企办很容易就成为学校的钱袋子,到时候还发展个屁。

  到目前为止,谢威虽然不知道学校究竟有多少隐藏项目,仅仅是知道的几个项目,那都是吞金巨兽。

  部队要把一些项目放学校,又不给研究经费,也不给订单,怎么能行?

  “你这真的是冤枉部队首长了。虽然部队穷,可一些项目,都是给了钱的,就连火箭筒,部里给了,部队也给了,虽然部队给得不多,只有80万……”

  张鸣秋听到谢威说校企办可以借钱给学校,要收利息,有些急。

  主动跑来找谢威。

  谢威抱怨学校军工项目占用了太多经费,短时间内又难以看到成果时,张鸣秋不得不告诉谢威实情。

  “钱呢?”

  “被李校长挪用了呗。今年,仅战机项目的四个技术项目,每个拿到了200万,这就是800万……你也知道,对于那么高的技术标准,200万就像丢水里,水泡都不冒一个。”

  张鸣秋苦着脸看着谢威。

  他没有指责谢威。

  要不是谢威胡乱提议,李校长哪里会在学校强行上马三代机的前置技术项目?

  没有战机项目,学校的财政不至于到如此恶化的程度。

  “呃~”

  虽然张鸣秋没有提自己,谢威从他的话里听出了他的怨念。

  貌似,好像,当初就是因为自己,李老头才非得搞战机项目……

  这事情……

  “校长,校企办必须一直保持独立经营跟独立核算,上交学校的利润可以增加,但是不能直接从校企办挪钱,要不然以后学校缺钱就从校企办借……”

  对方闭口不提谢威当初对战机项目的推动,反而让谢威尴尬不已。

  无奈之下,只能再一次提出,校企办增加上交学校的利润。

  “增加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