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冬云正踮着脚尖,费劲地往窗棂上贴剪纸。
新燕啄泥的剪纸图案紧挨着“工业学大庆”的年画。
听到这边的动静,她也好奇地凑过来看。
“嗯!真的啊!哥,你这字儿咋突然写得这么漂亮了?比马主任今天在供销社写的还好瞅咧。”
“嗐……就是平时抽空去学了两下。”李冬生挠了挠头,随便找了个理由应付着。
然而看着看着,李冬云忽然皱起了眉毛。
“哥,不对啊,这个“产”字不应该是“産”吗?我今天见马主任写的就是“産”啊,你这是哪儿的字啊?”
李冬生一愣,旋即反应过来,刚才下意识就把后世的简体字给写出来了,现在哪流行这个!
“啊……这……这是……”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热闹的锣鼓声。
大队宣传队和知青们正在村部前演活报剧呢,唱词隐隐约约地传了过来:“社员都是向阳花……”
这突如其来的热闹,瞬间吸引了家人的注意,可算是替李冬生解了围。
李冬生趁机从怀里掏出几粒水果糖,动作麻利地塞到家人手里。
接着他引出石虎要结婚的事儿,成功撇开了写字的话题。
李冬雨把糖含在腮帮子里头,腮帮子鼓得像个小皮球,模样十分可爱。
她还学着喇叭里的社论腔调,“知识青年……要扎根……”
那搞笑的模样,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屋子里充满了欢乐的气氛。
吕彩兰把祭灶的麻糖小心翼翼地掰成小块,恭恭敬敬地供在灶王爷像前。
供完糖,她又拿起抹布,仔细地擦亮煤油灯罩。
“心到神知,灶王爷可得保佑咱一家平平安安、顺顺当当的。”
做完这一切,眼瞅着就该开饭了。
可突然,吕彩兰像是想起了啥要紧事儿,她神色有点紧张地凑到李冬生耳边。
“对了冬生,老君爷最近也没给你托梦?是不是他老人家哪不满意了?要不……”
李冬生正端着茶杯喝茶呢,一听这话,嘴里的茶“噗”地一下全喷了出来。
说实话,他都把这事儿忘到后脑勺去了。
当初临时瞎编的谎话,没想到娘还记着呢。
“哦……不用不用,老君爷没生气,最近也给我托梦了,就是嘱咐我别往外说。”
李冬生脸不红心不跳地圆着谎,心里暗自庆幸自己反应快。
听到这话,吕彩兰这才放下心来,脸上又露出了慈祥的笑容。
这时,广播声渐渐停歇,饭菜也都端上了桌。
外面的雪还在下着,“簌簌”的雪落声清晰可闻。
一家人围坐在桌前,热热闹闹地吃着小年饭。
……
……
作业热热闹闹过小年的场景还在眼前,可这团圆的日子总是过得飞快。
眨眼就到了第二天。
天还没大亮,李冬生就从被窝里爬起来了。
今天他得送李冬云回供销社上班,虽说妹妹老说不用麻烦,可他这当哥的,心里就是放不下。
“哥,下次别来接我了,一大早还得送我,多麻烦呐!”
李冬云坐在三轮车后座上,又劝起了哥哥。
“不麻烦,正好今天一早我要去给炼钢厂送份材料,顺路送你,你就别操心了。”
李冬生稳稳地蹬着三轮车。
雪后的清晨,冷得那叫一个刺骨,李冬生每呼出一口气,就瞬间消散在冰冷的空气里。
路上的行人越来越多,大伙都跟约好了似的,忙着采买年货。
似乎对于中国人来说,不管这一年过得有多紧巴,多不容易。
过年那可是头等大事,必须得热热闹闹、体体面面地过。
没多会儿,就到了供销社。
今天这儿的人比昨天又多了不老少。
平时冷冷清清的供销社,如今门口都排起了大长队。
“赶紧进去吧,一会儿该迟到了。”李冬生催促着妹妹。
李冬云点了点头,“谢谢哥,下次真别特地接我了。”
“知道了知道了,赶紧进去忙你的吧。”
告别了妹妹,李冬生靠在车座上,摸出根烟点上,深吸了一口。
其实,他说去炼钢厂送材料,那都是骗李冬云的。
厂里的采购员是石虎,又不是他。
虽说平时干活他俩基本都在一块儿,可石虎这几天不在,他去厂里也没啥正事儿,顶多就是找柳八一唠唠嗑。
抽完了烟,李冬生把烟头一扔,踩灭,然后蹬着三轮回村了。
这几天石虎跟着他大伯在村里紧锣密鼓地张罗结婚的筹备,看石虎那兴奋劲儿,就知道他想把这婚礼办得风风光光的。
李冬生也去帮着招呼过几次,可比起跟人打交道,
他明显更适合跟野兽打交道。
回到村里,李冬生就背上猎枪,大步流星地朝着北沟山梁走去。
这北沟山梁他熟得很,闭着眼都能走。
绕开那些结了冰、滑溜溜的羊肠小道,凭借着遍布山林的监控,仔细地追寻着崖柏丛里新鲜的野猪蹄印。
山风跟刀子似的,卷着雪粒直往领口灌。
不过这些对于如今的李东升来说,都算不得什么,甚至都不能让他缩一下脖子。
路过一棵老松树时,他小心翼翼地用枪管轻轻拨开覆在荆棘上的积雪。
二十步外那串梅花状的足印变得凌乱不堪。
李冬生蹲下身,伸出食指抹开雪层下暗红色的冰晶。
一股子新鲜的血腥味,还混着獾子特有的那股骚气,直往鼻子里钻。
山坳里隐隐约约传来幼兽的呜咽声。
李冬生顺着声音的方向,拨开枯黄的蒿草,瞧见一个铁夹子正死死地咬着一只半大狗獾的后腿。
李冬生摸出鹿骨刀,正准备动手,突然听见头顶的松枝“簌簌”作响。
他下意识地抬头一看,好家伙,一双琥珀色的眼睛正死死地盯着他,原来是母獾。
母獾的利爪在树干上抓出一道道深深的痕迹,那架势,就像是在警告李冬生别伤害它的孩子。
“倒是护崽。”
李冬生看着母獾,忍不住嘟囔了一句,随后割断了夹住狗獾的绳索。
受伤的幼獾一瘸一拐地,很快就钻进了岩缝里。
李冬生又用猎刀在雪地上划出血线,引开母獾。
母獾嘶吼着,声音渐渐远去。
这是老猎户教他的规矩:从腊月二十三到正月,不能杀带崽的牲口,这是对生命的尊重,也是为了来年能有更多的猎物。
李冬生继续往前走,转过背阴坡时,他发现雪地上的蹄印突然变得深了许多。
李冬生赶紧卸下枪栓,哈了口气,白雾在准星上瞬间凝成了霜花。
他猫着腰,小心翼翼地往前挪动,三十步外,一头黑毛野猪正在那儿拱橡树根,那身黑毛在雪地里格外显眼。
李冬生屏气敛息,慢慢地把枪托抵在肩上,眼睛紧紧地盯着野猪,手指轻轻扣在扳机上。
“砰”的一声,铅弹穿风而过,惊起满树寒鸦。
野猪应声倒地,挣扎了几下,就没了动静。sxbiquge/read/75/75659/ )
新燕啄泥的剪纸图案紧挨着“工业学大庆”的年画。
听到这边的动静,她也好奇地凑过来看。
“嗯!真的啊!哥,你这字儿咋突然写得这么漂亮了?比马主任今天在供销社写的还好瞅咧。”
“嗐……就是平时抽空去学了两下。”李冬生挠了挠头,随便找了个理由应付着。
然而看着看着,李冬云忽然皱起了眉毛。
“哥,不对啊,这个“产”字不应该是“産”吗?我今天见马主任写的就是“産”啊,你这是哪儿的字啊?”
李冬生一愣,旋即反应过来,刚才下意识就把后世的简体字给写出来了,现在哪流行这个!
“啊……这……这是……”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热闹的锣鼓声。
大队宣传队和知青们正在村部前演活报剧呢,唱词隐隐约约地传了过来:“社员都是向阳花……”
这突如其来的热闹,瞬间吸引了家人的注意,可算是替李冬生解了围。
李冬生趁机从怀里掏出几粒水果糖,动作麻利地塞到家人手里。
接着他引出石虎要结婚的事儿,成功撇开了写字的话题。
李冬雨把糖含在腮帮子里头,腮帮子鼓得像个小皮球,模样十分可爱。
她还学着喇叭里的社论腔调,“知识青年……要扎根……”
那搞笑的模样,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屋子里充满了欢乐的气氛。
吕彩兰把祭灶的麻糖小心翼翼地掰成小块,恭恭敬敬地供在灶王爷像前。
供完糖,她又拿起抹布,仔细地擦亮煤油灯罩。
“心到神知,灶王爷可得保佑咱一家平平安安、顺顺当当的。”
做完这一切,眼瞅着就该开饭了。
可突然,吕彩兰像是想起了啥要紧事儿,她神色有点紧张地凑到李冬生耳边。
“对了冬生,老君爷最近也没给你托梦?是不是他老人家哪不满意了?要不……”
李冬生正端着茶杯喝茶呢,一听这话,嘴里的茶“噗”地一下全喷了出来。
说实话,他都把这事儿忘到后脑勺去了。
当初临时瞎编的谎话,没想到娘还记着呢。
“哦……不用不用,老君爷没生气,最近也给我托梦了,就是嘱咐我别往外说。”
李冬生脸不红心不跳地圆着谎,心里暗自庆幸自己反应快。
听到这话,吕彩兰这才放下心来,脸上又露出了慈祥的笑容。
这时,广播声渐渐停歇,饭菜也都端上了桌。
外面的雪还在下着,“簌簌”的雪落声清晰可闻。
一家人围坐在桌前,热热闹闹地吃着小年饭。
……
……
作业热热闹闹过小年的场景还在眼前,可这团圆的日子总是过得飞快。
眨眼就到了第二天。
天还没大亮,李冬生就从被窝里爬起来了。
今天他得送李冬云回供销社上班,虽说妹妹老说不用麻烦,可他这当哥的,心里就是放不下。
“哥,下次别来接我了,一大早还得送我,多麻烦呐!”
李冬云坐在三轮车后座上,又劝起了哥哥。
“不麻烦,正好今天一早我要去给炼钢厂送份材料,顺路送你,你就别操心了。”
李冬生稳稳地蹬着三轮车。
雪后的清晨,冷得那叫一个刺骨,李冬生每呼出一口气,就瞬间消散在冰冷的空气里。
路上的行人越来越多,大伙都跟约好了似的,忙着采买年货。
似乎对于中国人来说,不管这一年过得有多紧巴,多不容易。
过年那可是头等大事,必须得热热闹闹、体体面面地过。
没多会儿,就到了供销社。
今天这儿的人比昨天又多了不老少。
平时冷冷清清的供销社,如今门口都排起了大长队。
“赶紧进去吧,一会儿该迟到了。”李冬生催促着妹妹。
李冬云点了点头,“谢谢哥,下次真别特地接我了。”
“知道了知道了,赶紧进去忙你的吧。”
告别了妹妹,李冬生靠在车座上,摸出根烟点上,深吸了一口。
其实,他说去炼钢厂送材料,那都是骗李冬云的。
厂里的采购员是石虎,又不是他。
虽说平时干活他俩基本都在一块儿,可石虎这几天不在,他去厂里也没啥正事儿,顶多就是找柳八一唠唠嗑。
抽完了烟,李冬生把烟头一扔,踩灭,然后蹬着三轮回村了。
这几天石虎跟着他大伯在村里紧锣密鼓地张罗结婚的筹备,看石虎那兴奋劲儿,就知道他想把这婚礼办得风风光光的。
李冬生也去帮着招呼过几次,可比起跟人打交道,
他明显更适合跟野兽打交道。
回到村里,李冬生就背上猎枪,大步流星地朝着北沟山梁走去。
这北沟山梁他熟得很,闭着眼都能走。
绕开那些结了冰、滑溜溜的羊肠小道,凭借着遍布山林的监控,仔细地追寻着崖柏丛里新鲜的野猪蹄印。
山风跟刀子似的,卷着雪粒直往领口灌。
不过这些对于如今的李东升来说,都算不得什么,甚至都不能让他缩一下脖子。
路过一棵老松树时,他小心翼翼地用枪管轻轻拨开覆在荆棘上的积雪。
二十步外那串梅花状的足印变得凌乱不堪。
李冬生蹲下身,伸出食指抹开雪层下暗红色的冰晶。
一股子新鲜的血腥味,还混着獾子特有的那股骚气,直往鼻子里钻。
山坳里隐隐约约传来幼兽的呜咽声。
李冬生顺着声音的方向,拨开枯黄的蒿草,瞧见一个铁夹子正死死地咬着一只半大狗獾的后腿。
李冬生摸出鹿骨刀,正准备动手,突然听见头顶的松枝“簌簌”作响。
他下意识地抬头一看,好家伙,一双琥珀色的眼睛正死死地盯着他,原来是母獾。
母獾的利爪在树干上抓出一道道深深的痕迹,那架势,就像是在警告李冬生别伤害它的孩子。
“倒是护崽。”
李冬生看着母獾,忍不住嘟囔了一句,随后割断了夹住狗獾的绳索。
受伤的幼獾一瘸一拐地,很快就钻进了岩缝里。
李冬生又用猎刀在雪地上划出血线,引开母獾。
母獾嘶吼着,声音渐渐远去。
这是老猎户教他的规矩:从腊月二十三到正月,不能杀带崽的牲口,这是对生命的尊重,也是为了来年能有更多的猎物。
李冬生继续往前走,转过背阴坡时,他发现雪地上的蹄印突然变得深了许多。
李冬生赶紧卸下枪栓,哈了口气,白雾在准星上瞬间凝成了霜花。
他猫着腰,小心翼翼地往前挪动,三十步外,一头黑毛野猪正在那儿拱橡树根,那身黑毛在雪地里格外显眼。
李冬生屏气敛息,慢慢地把枪托抵在肩上,眼睛紧紧地盯着野猪,手指轻轻扣在扳机上。
“砰”的一声,铅弹穿风而过,惊起满树寒鸦。
野猪应声倒地,挣扎了几下,就没了动静。sxbiquge/read/75/756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