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61:我赶山御兽带全家吃肉! 第130章 厚障壁

小说:重回61:我赶山御兽带全家吃肉! 作者:小吉祥草王 更新时间:2025-02-16 17:27:15 源网站:新笔趣阁
  生产队上工的钟声,李冬生从山上下来,拖着个爬犁走向大队部。

  爬犁上驮着他今儿个打猎的好战果。

  这野猪的后腿,得按规定交到公社去,剩下的肋条肉,他打算给村里的五保户送去。

  眼瞅着就快过年了,可不是谁都过得起年,他能帮衬一把是一把。

  这头野猪个头大,除了交出去和送人的。

  剩下的头蹄杂碎,熬上三大锅荤油那都富余,自家不差这点,留个十几斤就够吃了。

  不过他也不是什么人都帮的,李冬生这人,做事有个死理儿,帮穷不帮懒。

  这不,上工的钟都敲了好一会儿了,村里家家户户都忙着下地挣工分,就有几个老娘们儿,一瞅见李冬生打到了野猪,跟苍蝇见了腥似的,立马围了过来。

  说实在的,村子里真多人,李冬生之前连她们叫啥都不知道,但架不住人家就是热情,搞得跟李冬生是她们亲大哥似的。

  “冬生啊,又捉货了,你可太有能耐了!”

  “长贵哥有福气呢,孩儿个顶个的争气!”

  “这野猪一看就肥得流油,你家又不缺这点,给婶子家分点儿呗,你大侄子可馋肉好久了。”

  李冬生笑了笑,没吭声。

  这会儿上工时间跑来巴结,他可不吃这一套。

  “冬生啊,你就可怜可怜婶子家,多少天没尝过荤腥,你侄儿都瘦成皮包骨了。”

  李冬生挠挠头,还是没答应。

  他可不是耳根子软的人。

  要是真把肉分给这些不干活光想着占便宜的人,那对村里那些勤勤恳恳挣工分的人可太不公平了。

  几个妇女见磨了半天都没结果,脸一下子就拉了下来,站在那儿小声嘟囔着,故意让李冬生能听见。

  “瞅这冬生,现在是发了财了,咋变得这么抠搜呢,一块肉都舍不得给。”

  “就是,他家妹子大字不识一个,都能去供销社上班,我看指定是花了老多钱送礼买的名额,五百块都打不住!”

  “唉,人家命好呗,上山随便一转就能打到东西,咱们累死累活挣那点儿工分,人和人真是没法比啊!”

  “……”

  李冬生听着这群人变脸比翻书还快,心里难免一阵苦笑。

  而且还是有些生气的,我自己费劲吧啦打的,让说的跟欠你们似的,不给还有理了?

  李冬生之前一直藏着掖着,怕的就是这种人。

  毕竟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一个村里不可能全是好人。

  但他很快冷静下来,心里琢磨开了。

  最近这段时间,他一直忙着跟柳爷这些人打交道,天天在外面跑,很少在村里待着,也没参加集体劳动。

  虽说他是猎户,按道理不用下地干活,可这人心呐,就怕不平衡。

  他打猎打来的肉,虽说也分给大家一些,可自己留下的总归是大头。

  以前他没太在意这些,今天这几个人的话,就像一记警钟,让他猛地意识到,自己好像最近有些疏忽了,不知不觉和村里的乡亲们拉开了距离。

  用现在话说,就是疑似有些脱离群众了。

  抽中华,喝茅台,顿顿吃肉,哪儿还有个农民样?

  虽然农民就该过得苦这种话听起来让人很想反驳。

  但可惜,事实就是如此。

  就跟好人就该被拿枪指着一个道理。

  李冬生越想越觉得心里不踏实,可别因为这点事儿招人眼红,再惹出啥麻烦来。

  之前曲梅那事儿就够他头疼的了,可不能再来几个这样的主儿。

  想来想去,李冬生决定得亲自去探探村里人的想法,不能再这么稀里糊涂下去了。

  得想法子把这关系给捋顺,不然这往后的日子可不好过。

  正好今天儿李冬生没啥要紧事儿,就琢磨着去水库那边瞅瞅。

  他心里惦记着村里人的看法,想去探探自己现在到底是个啥处境,和乡亲们还能不能像以前一样热乎。

  李冬生到了水库工地,大冷天的,工地上热火朝天。

  铁锹尖插进冻土的闷响,一声接着一声。

  放眼望去,二十多顶狗皮帽子在工地上攒动,大伙身上的棉袄,补丁摞补丁,在冬日的太阳光下,泛着深浅不一样的灰色。

  “冬生,你咋来这儿了?”石大山扛着扁担,从人群里挤了出来。

  他那粗布褂子的前襟上,沾着不少泥点子。

  虽说石大山是民兵队队长,可说到底还是村里的老百姓,该上工的时候,也得跟着大伙一起干活。

  “昨儿个去后山,没在雪窝子里把脚给陷住吧?”

  石大山打趣道,旁边几个挑土的媳妇听了,都忍不住笑。

  李冬生笑着回应:“能困住我的雪窝子,还没冻得那么瓷实呢!”

  嘴上说着,他眼睛可没闲着。

  不动声色地观察着周围人看他的眼神。

  可看了半天,也没瞧出个所以然来——就发现石清露瞅他的时候,眼神里带点幽怨。

  石大山递给李冬生一根大生产,两人点上,石大山一边挥着镐头,一边说:

  “你爹你娘他们在里头呢,你要是去看他们,可别走这儿,得绕一圈。”

  “我不是来看我爹娘的。”

  “那你来干啥?”

  “大山叔,你这问的啥话,我来干活呗,还能来干啥。”李冬生笑着说。

  石大山更诧异了,“干活?你平白无故跑这儿出这力干啥?”

  “再说了,这干活的人都齐了,你干了也不给算工分呐。”

  李冬生从旁边拎起一把镐头,“劳动最光荣嘛,我义务劳动还不行啊?”

  他俩的话被北风一卷,飘散开去。

  前头整地的陆田川直起腰,喊道:“冬生来得正好,东头那段地冻得跟铁似的,正缺个会使巧劲的,你跟着栓儿他们一块儿干吧。”

  几个年轻后生跟着应和,还拿锹把杵地,当鼓点敲呢。

  李冬生往手心里啐了口唾沫,抡起镐头。

  这时候,他瞧见栓儿后脖颈上结着一层霜。

  他心里明白,这憨货准又是天没亮就出去拾柴了。

  虽然过去了七十多年,但李冬生还记得,以前栓儿也是老跟着他瞎晃悠,在村里出名的流光蛋。

  前段时间石虎说栓儿结婚了,家里穷,也没办酒席,当时李冬生还给他家送了些鸡蛋呢。

  “你媳妇新纳的棉鞋呢?”

  李冬生一镐头下去,冰碴子溅到了栓儿那补丁摞补丁的裤腿上。

  栓儿嘿嘿一笑,把扁担换了个肩,说:“留着过年走亲戚的时候穿呢。”

  李冬生点了点头,还想再找些话聊聊。

  可这一开口,他突然发现,自己都不知道该跟栓儿说啥了。

  想当年,他俩可是一起拔草根、一起饿肚子的穷哥们。

  可现在,自己穿着军大衣、皮靴子,围的围巾都是羊毛的;

  可栓儿身上穿的,还是三年前那身旧衣裳。

  两人站一块儿,李冬生心里猛地想起鲁迅在《故乡》里写的那句话——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sxbiquge/read/75/756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