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静的农家小院,安静的雪,朱允炆躺在床上,内心满是平和。
一路走来,看过移民百姓在这里安居乐业,前期多少辛苦与投入也都值得了,想必此时最高兴的人应该是茹瑺吧,也不知道他会不会来宛平。
想当初,他任巡抚坐镇山西,主导了五十万规模的移民,亲手将无数百姓送出故土,如今在北平看到他们安稳度日,生活改善,定会欣慰吧。
北平周围已经拥有了相当的居民,这是大北平战略的基石,也是迁都的必要条件。
人口,京杭大运河,水师船队,诸多条件都已接近成熟,是时候筹划与准备迁都事宜了。
迁都不是简单的北巡,带几个人上路就可以了。
迁都之前需要在北平营造皇宫,重新打造北平城,而这是一项极为庞大的工程,即便是给足了钱粮与人工,也需要很长的时间来营造,历史上朱棣修筑紫禁城可是用了十五年时间,自己就算是再推行绩效之法,再动员匠人与民工,没十年也别想完工。ωωw.
毕竟皇宫不同于寻常住宅,无论是材料,还是规制,都是最高规格,精雕细琢不允许出半点差池,催也解决不了问题。
最乐观的估计是十年,那时候应该是建文十五年了。
朱允炆不知道十年之后的大明是个怎么样的情景,却可以确定一点,大明想要长久的国运,迁都是必选必行之事。
只不过,这件事引起的风波怕是很大,而且在筹备西北战事的情况下提出来,未必是一件好事,大兴土木的帽子还是小事,各种利益集团的抵抗与不满才是折腾人与难以处理的。
要知道明初京师选在南京,这里自然也就成为了江南利益群体的聚集之地,**关系是经,经济关系是纬,经纬之间,构出了一个庞大的关系网,兜住了南京与天下,也稳住了大部分既得利益者的利益。
一旦朱允炆主张迁都,那就是在经纬网中抽出纬线,带着经线去北平,然后换一堆纬线重新织网,如果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很可能大明这张网兜不住天下,动荡纷至。
迁都,会得罪无数人啊。
朱允炆叹了一口气,闭上了眼,想象着历史中朱棣迁都的魄力与勇气,他说迁都比自己容易啊,毕竟是造反出身,连自己侄子都敢拉下马,连十族都敢杀,你们这群官员算什么……
朱棣有冷厉的铁腕,朱允炆没有。
自登基以来,朱允炆虽然不止一次对内挥动“龙爪”,得罪了不少士绅阶层,但“龙爪”之下,更多是让人出血,不怎么要人命啊。可迁都这一记龙爪手,是真的会要人命……
难办啊。
朱允炆昏昏沉沉睡去。
鹅毛大雪沸沸扬扬,热闹的紧,趁着没有人打扰,连夜铺造出一个洁白的世界,一切似乎在雪中实现了平等,都是一个颜色。
接近黎明,天越发冷了起来,朱允炆逐渐被冻醒,侧头看了看一旁不远处的夏元吉、杨士奇,两人也被冻得哆嗦,正挤在一起睡。
刘长阁见朱允炆醒来,在火盆中添了两根木柴,上前问安。
朱允炆裹紧了一点棉被,轻声说:“把火盆挪一挪,他们两个的被子有些单薄。”
刘长阁刚想劝说,却看到朱允炆不容拒绝的目光,只好将火盆移了过去。
“汤不平呢?”
朱允炆问。
刘长阁指了指门外:“在外面守卫。”
“让他进来休息吧,大雪夜外面严寒,这里又是民居之地,无需如此疲惫。”
朱允炆安排道。
刘长阁起身去喊汤不平,回屋之后却发现朱允炆已在穿衣,朱允炆没有让人伺候,起来之后,便吩咐两人拿出奏折,让两人躺在床上休息。
安全局随行是很累的,每日休息时间往往不到三个时辰。
坐在火盆旁,朱允炆小心地烤了烤手,然后取来一封奏折,奏折是身在交趾的张紞写的,韩观具名,这种军政一体的奏折,朱文奎通常都是直接转给朱允炆的。
张紞与韩观的文书内容并不是好消息,朱允炆告诉裴伯耆交趾海河清宴月并不是完全真实,确实,在大明掌控下的交趾实现了大部分地区的和平,无数百姓安居乐业,这是事实,但不可否认的是,大明收回安南并改为交趾的举动,彻底得罪了陈氏残余势力与胡氏残余势力,这两股力量虽然不大,却很贼。
这些人是当不了海贼的,毕竟有爱州港与大明水师,到海上去,估计没跑三天就**掉了,但他们却当起了山贼。
交趾多山,有些山林还是一些原始森林,大明军士无法深入围剿,调大军去打吧,他们又直接当猴子跑了,不打吧,改天他们又冒出来抢东西。
这种土匪式的游击战法让张紞与韩观很是头疼,别看山贼数量不多,大致有三千余人,却拖着大明两万多军士不得好好休息。
张紞试图招抚,但没什么效果,还搭进去几条人命,韩观的意思很清楚,希望朝廷调一批广西狼兵进入交趾山区,彻底将这群山贼给咬死,也免得夜长梦多。
朱允炆沉思良久,最终拒绝了韩观调广西狼兵进入交趾的打算,狼兵虽然厉害,也熟悉山林作战,但终归是土司力量,打顺风顺水仗没问题,一旦遭遇折损,被人迎头痛击两次,迟早会崩溃,不听从指挥。
韩观想要剿灭山贼,只是肉体上的消灭,但朱允炆想要的却是精神与肉体上的双重消灭,让这群山贼死无葬身之地不说,还必须警告所有的越人,山林不是他们的退路,他们也没有任何退路,只能跟着大明走!
“调三百侦察兵入交趾。”
朱允炆提笔写下一份调令。
面对游窜不定的安南残余势力,朱允炆决定动用大明京师中最精锐的特种部队,侦察兵伴随新军之策出现,至今也只有四年多的时间,是京军中最神秘的特种兵种,直接归朱允炆节制与调动。
侦察兵是京军中精锐中的精锐,在四十万京军中,只选拔了两千人,名副其实的二百挑一,擅长刺探情报、攀爬、刺杀、隐匿、追踪,武艺高强,弓马娴熟。
虽然这群人名声不显,似乎并不存在,但朱允炆每次出行,都有着不下三十名侦察兵的暗中保护,分散在不同方位,环顾着周围三里的动静。
一口气拿出三百侦察兵,朱允炆是认真的,哪怕对手是三千流寇。
朱允炆不喜欢拖沓,如果任由山贼乱打游击,搞得民不聊生,军士疲惫,早晚会出大问题,既然如此,那就彻底送他们走吧,反正现在是冬天,走海路去交趾爱州港顺风顺水,耽误不了多少时间。
批过张紞与韩观的奏折之后,朱允炆开始翻阅其他奏折,只要看一眼奏折后面跟着一个稚嫩的笔迹,就知道这是朱文奎的批复。
朱文奎在京师“做得”不错,因为年纪小,许多事不理解,也很难弄清楚与给出判断,但这并没有难住他,他会找詹事府的人问,如果詹事府与内阁、六部意见一致,那就拿到朝堂上公开讨论,同意的多,就点头。
如果詹事府、内阁、六部存在意见冲突时,则让各自写成文书,在朝堂上辩论,若能取得一致或某一方退让,那就点头,若没有人退让,那就留置下来,将奏折转送朱允炆。
朱文奎年纪太小,根本不具备处理政务的能力,他自己也清楚这一点,所以采取的是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这种原则在当下是适合的,对他来说也是最稳妥的一种选择。毕竟建文朝廷中没有淮西党与浙东党等牢固势力,一些有影响的重臣都跟着朱允炆北巡了,没有谁能轻易统一内阁、詹事府、六部的观点与看法,除非那样做是对的,赢得了更多人的支持。
为了避免出大的问题,朱文奎还会将批复过后的奏折转给朱允炆阅览,若真的错了,也能够在短时间内得到纠正。
朱允炆对于朱文奎的表现很满意,只不过也有些心疼,陈迪那个糟老头子坏的很,忽悠朱文奎应该勤勉为政,多多上朝,害得自己儿子每天懒觉都没得睡,天还没亮就已经坐在奉天殿里听一群老头子吧嗒吧嗒了,回到东宫之后还得听詹事府的吧嗒,若不是韩夏雨凶巴巴赶走了请上朝的宦官,还搬出朱允炆这个当爹的“榜样”,估计朱文奎现在已经顶着大熊猫眼过日子了。
朝堂中的那点事,朱允炆还是清楚的,官员照旧该干嘛干嘛,并没有多少事情,加上已接近年底,大家都盼着放假回家陪陪老婆孩子,想弹劾官员的言官也不会在这个时候找人晦气,万一弹劾不下来,自己过元旦的时候还得加班加点写弹劾奏章的续集,这元旦还过不过了……
鸡叫了不久,窗外便传出了扫雪的沙沙声。
朱允炆推开门,看着冻红了脸的陈余正拿着扫帚扫雪,笑道:“瑞雪兆丰年啊,来年定是个好年景。”
一路走来,看过移民百姓在这里安居乐业,前期多少辛苦与投入也都值得了,想必此时最高兴的人应该是茹瑺吧,也不知道他会不会来宛平。
想当初,他任巡抚坐镇山西,主导了五十万规模的移民,亲手将无数百姓送出故土,如今在北平看到他们安稳度日,生活改善,定会欣慰吧。
北平周围已经拥有了相当的居民,这是大北平战略的基石,也是迁都的必要条件。
人口,京杭大运河,水师船队,诸多条件都已接近成熟,是时候筹划与准备迁都事宜了。
迁都不是简单的北巡,带几个人上路就可以了。
迁都之前需要在北平营造皇宫,重新打造北平城,而这是一项极为庞大的工程,即便是给足了钱粮与人工,也需要很长的时间来营造,历史上朱棣修筑紫禁城可是用了十五年时间,自己就算是再推行绩效之法,再动员匠人与民工,没十年也别想完工。ωωw.
毕竟皇宫不同于寻常住宅,无论是材料,还是规制,都是最高规格,精雕细琢不允许出半点差池,催也解决不了问题。
最乐观的估计是十年,那时候应该是建文十五年了。
朱允炆不知道十年之后的大明是个怎么样的情景,却可以确定一点,大明想要长久的国运,迁都是必选必行之事。
只不过,这件事引起的风波怕是很大,而且在筹备西北战事的情况下提出来,未必是一件好事,大兴土木的帽子还是小事,各种利益集团的抵抗与不满才是折腾人与难以处理的。
要知道明初京师选在南京,这里自然也就成为了江南利益群体的聚集之地,**关系是经,经济关系是纬,经纬之间,构出了一个庞大的关系网,兜住了南京与天下,也稳住了大部分既得利益者的利益。
一旦朱允炆主张迁都,那就是在经纬网中抽出纬线,带着经线去北平,然后换一堆纬线重新织网,如果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很可能大明这张网兜不住天下,动荡纷至。
迁都,会得罪无数人啊。
朱允炆叹了一口气,闭上了眼,想象着历史中朱棣迁都的魄力与勇气,他说迁都比自己容易啊,毕竟是造反出身,连自己侄子都敢拉下马,连十族都敢杀,你们这群官员算什么……
朱棣有冷厉的铁腕,朱允炆没有。
自登基以来,朱允炆虽然不止一次对内挥动“龙爪”,得罪了不少士绅阶层,但“龙爪”之下,更多是让人出血,不怎么要人命啊。可迁都这一记龙爪手,是真的会要人命……
难办啊。
朱允炆昏昏沉沉睡去。
鹅毛大雪沸沸扬扬,热闹的紧,趁着没有人打扰,连夜铺造出一个洁白的世界,一切似乎在雪中实现了平等,都是一个颜色。
接近黎明,天越发冷了起来,朱允炆逐渐被冻醒,侧头看了看一旁不远处的夏元吉、杨士奇,两人也被冻得哆嗦,正挤在一起睡。
刘长阁见朱允炆醒来,在火盆中添了两根木柴,上前问安。
朱允炆裹紧了一点棉被,轻声说:“把火盆挪一挪,他们两个的被子有些单薄。”
刘长阁刚想劝说,却看到朱允炆不容拒绝的目光,只好将火盆移了过去。
“汤不平呢?”
朱允炆问。
刘长阁指了指门外:“在外面守卫。”
“让他进来休息吧,大雪夜外面严寒,这里又是民居之地,无需如此疲惫。”
朱允炆安排道。
刘长阁起身去喊汤不平,回屋之后却发现朱允炆已在穿衣,朱允炆没有让人伺候,起来之后,便吩咐两人拿出奏折,让两人躺在床上休息。
安全局随行是很累的,每日休息时间往往不到三个时辰。
坐在火盆旁,朱允炆小心地烤了烤手,然后取来一封奏折,奏折是身在交趾的张紞写的,韩观具名,这种军政一体的奏折,朱文奎通常都是直接转给朱允炆的。
张紞与韩观的文书内容并不是好消息,朱允炆告诉裴伯耆交趾海河清宴月并不是完全真实,确实,在大明掌控下的交趾实现了大部分地区的和平,无数百姓安居乐业,这是事实,但不可否认的是,大明收回安南并改为交趾的举动,彻底得罪了陈氏残余势力与胡氏残余势力,这两股力量虽然不大,却很贼。
这些人是当不了海贼的,毕竟有爱州港与大明水师,到海上去,估计没跑三天就**掉了,但他们却当起了山贼。
交趾多山,有些山林还是一些原始森林,大明军士无法深入围剿,调大军去打吧,他们又直接当猴子跑了,不打吧,改天他们又冒出来抢东西。
这种土匪式的游击战法让张紞与韩观很是头疼,别看山贼数量不多,大致有三千余人,却拖着大明两万多军士不得好好休息。
张紞试图招抚,但没什么效果,还搭进去几条人命,韩观的意思很清楚,希望朝廷调一批广西狼兵进入交趾山区,彻底将这群山贼给咬死,也免得夜长梦多。
朱允炆沉思良久,最终拒绝了韩观调广西狼兵进入交趾的打算,狼兵虽然厉害,也熟悉山林作战,但终归是土司力量,打顺风顺水仗没问题,一旦遭遇折损,被人迎头痛击两次,迟早会崩溃,不听从指挥。
韩观想要剿灭山贼,只是肉体上的消灭,但朱允炆想要的却是精神与肉体上的双重消灭,让这群山贼死无葬身之地不说,还必须警告所有的越人,山林不是他们的退路,他们也没有任何退路,只能跟着大明走!
“调三百侦察兵入交趾。”
朱允炆提笔写下一份调令。
面对游窜不定的安南残余势力,朱允炆决定动用大明京师中最精锐的特种部队,侦察兵伴随新军之策出现,至今也只有四年多的时间,是京军中最神秘的特种兵种,直接归朱允炆节制与调动。
侦察兵是京军中精锐中的精锐,在四十万京军中,只选拔了两千人,名副其实的二百挑一,擅长刺探情报、攀爬、刺杀、隐匿、追踪,武艺高强,弓马娴熟。
虽然这群人名声不显,似乎并不存在,但朱允炆每次出行,都有着不下三十名侦察兵的暗中保护,分散在不同方位,环顾着周围三里的动静。
一口气拿出三百侦察兵,朱允炆是认真的,哪怕对手是三千流寇。
朱允炆不喜欢拖沓,如果任由山贼乱打游击,搞得民不聊生,军士疲惫,早晚会出大问题,既然如此,那就彻底送他们走吧,反正现在是冬天,走海路去交趾爱州港顺风顺水,耽误不了多少时间。
批过张紞与韩观的奏折之后,朱允炆开始翻阅其他奏折,只要看一眼奏折后面跟着一个稚嫩的笔迹,就知道这是朱文奎的批复。
朱文奎在京师“做得”不错,因为年纪小,许多事不理解,也很难弄清楚与给出判断,但这并没有难住他,他会找詹事府的人问,如果詹事府与内阁、六部意见一致,那就拿到朝堂上公开讨论,同意的多,就点头。
如果詹事府、内阁、六部存在意见冲突时,则让各自写成文书,在朝堂上辩论,若能取得一致或某一方退让,那就点头,若没有人退让,那就留置下来,将奏折转送朱允炆。
朱文奎年纪太小,根本不具备处理政务的能力,他自己也清楚这一点,所以采取的是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这种原则在当下是适合的,对他来说也是最稳妥的一种选择。毕竟建文朝廷中没有淮西党与浙东党等牢固势力,一些有影响的重臣都跟着朱允炆北巡了,没有谁能轻易统一内阁、詹事府、六部的观点与看法,除非那样做是对的,赢得了更多人的支持。
为了避免出大的问题,朱文奎还会将批复过后的奏折转给朱允炆阅览,若真的错了,也能够在短时间内得到纠正。
朱允炆对于朱文奎的表现很满意,只不过也有些心疼,陈迪那个糟老头子坏的很,忽悠朱文奎应该勤勉为政,多多上朝,害得自己儿子每天懒觉都没得睡,天还没亮就已经坐在奉天殿里听一群老头子吧嗒吧嗒了,回到东宫之后还得听詹事府的吧嗒,若不是韩夏雨凶巴巴赶走了请上朝的宦官,还搬出朱允炆这个当爹的“榜样”,估计朱文奎现在已经顶着大熊猫眼过日子了。
朝堂中的那点事,朱允炆还是清楚的,官员照旧该干嘛干嘛,并没有多少事情,加上已接近年底,大家都盼着放假回家陪陪老婆孩子,想弹劾官员的言官也不会在这个时候找人晦气,万一弹劾不下来,自己过元旦的时候还得加班加点写弹劾奏章的续集,这元旦还过不过了……
鸡叫了不久,窗外便传出了扫雪的沙沙声。
朱允炆推开门,看着冻红了脸的陈余正拿着扫帚扫雪,笑道:“瑞雪兆丰年啊,来年定是个好年景。”